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节气养生>正文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立冬是补冬是什么意思

导语: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正好是立冬。立冬是进入冬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寒冷,阳光逐渐减少,气温逐渐下降。立冬也被称为补冬,意思是要在这个时候补充身体的能量,增强抵抗寒冷的能力。

目录导航:

  1.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2. 立冬的由来
  3. 传统文化立冬心得体会
  4. 为什么叫补立冬
  5. 立冬别称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立冬气节的特征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立冬的由来

立冬,冬三月之始。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时节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冬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自此开始,万物开始休养生息,静待春的到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对“立冬”的描述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终。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也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神灵祷告,祈求上天赐丰年。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同时百姓在立冬这一天也会休息,在这天杀鸡宰羊,犒赏一家人的辛苦,期盼来年获得好收成。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在秦岭淮河以北附近地区,冷空气频繁出现,降温成为这个时节的常态。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入冬了。而西北地区秋季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但雪花已经飘落了。而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即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也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确定的依据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代表冬季的开始。

立冬是收获,祭祀和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汉魏时期,天子会率领群臣迎接冬气,祭祀饮宴,祈求上天赐予来岁丰年。

传统文化立冬心得体会

立冬。这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从此,拉开了冬天的序幕,我们进入冰天雪地的冬季了。不过,“立冬”这个节气并没有让人的心灵感到寒冷,相反,我们的内心很温暖,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功劳。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都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这样的民间活动,让人们的生活很温暖。今天,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送温暖”公益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很温暖。

家庭活动让人们的心灵很温暖。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用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保佑,赐予来岁的丰年,这些活动打造着一种精神的温暖。“立冬补冬,补嘴空”,在食俗方面,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有一种说法称,饺子有“交子之时”的寓意,立冬也是秋冬季节之交;还有一种说法,立冬吃饺子,不冻耳朵,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温暖追求。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心里自然热乎乎的。立冬,万物收藏,准备冬季物质,这样的活动依然温馨

为什么叫补立冬

1、补冬是中国节日饮食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是日,一般杀鸡宰鸭或买羊肉,加当归、人参等药物炖食,也有用糯米、龙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者,杭州人此节习吃馄饨。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

2、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俗称“补冬”。在中医认为是冬至这天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相关时刻,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药性宜偏于温热养阳,但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主。特别是在厦、漳、泉、台湾地区,冬至补冬是很重要的。在立冬至日补一下,是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在中国民间一般有吃汤圆、吃豆腐、包饺子、喝羊肉汤等不同习惯。

立冬别称

俗称“交冬。即秋冬之交,立冬后就是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风俗。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别名叫寒衣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节又叫“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

立冬节气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古人十分看重四个带有“立”字的节气,立冬节气是冬季之首,在古代,皇帝会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现在虽然没有以前讲究,但是立冬节气依然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节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jieqi/5654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艾灸养生调理中焦的好处是什么?下一篇: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