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资讯>正文

尿蛋白弱阳性什么意思 尿蛋白弱阳性

导语:1.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一般正常人每天过滤的生尿多达180升,经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后浓缩排出的只有1.5升左右。其中蛋白质含量在40 ~ 100 mg左右,不能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检测。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不是所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尿蛋白都是病理性的,但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功能性尿蛋白,也称为生理性尿蛋白,是指看起来健康的暂时性尿蛋

1.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

一般正常人每天过滤的生尿多达180升,经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后浓缩排出的只有1.5升左右。其中蛋白质含量在40 ~ 100 mg左右,不能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检测。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不是所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尿蛋白都是病理性的,但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功能性尿蛋白,也称为生理性尿蛋白,是指看起来健康的暂时性尿蛋白。多见于年轻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寒冷、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漏网”。部分正常孕妇也可能出现尿蛋白轻度升高,与体位、肾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有关。诱导解除后功能性尿蛋白会消失。所以也叫可逆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如果想知道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含有多少蛋白质,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检测方法,就是尿液煮沸时,尿液中可能出现白色浑浊,加入5 ~ 10滴5%醋酸,再煮沸。如果浊度消失,说明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尿蛋白定性检验阴性;但如果浊度没有消失而是增加,表现为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目前人们最常见的病理性尿蛋白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器官发生病变而导致尿液中不断出现的蛋白质。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 mg。病理性尿蛋白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肾小球尿蛋白: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更多的血浆蛋白过滤后,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尿蛋白。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尿蛋白:当肾小管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损时,蛋白质重吸收减少或蛋白质分泌增加,导致尿蛋白增多。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引起的肾毒性。

○尿蛋白溢出:患者尿液加热至40℃时浑浊,60℃凝结,100℃融化。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2.慢性肾炎尿蛋白弱阳性必须引起重视

慢性肾炎尿蛋白弱阳性必须引起重视

1.水肿和肾病综合征。大约一半的患者有水肿,这可能是由于尿液中大量蛋白质流失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但患者年龄越大,其他原因引起水肿的原因越多,约20%的患者会出现肾病综合征。

2.高血压。这是一种相对较晚的症状,出现在蛋白尿时间较长的患者身上。前期只有运动后血压升高,有持续性蛋白尿时血压持续升高。高血压的出现加速了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恶化。

3.肾衰竭。早期为了满足葡萄糖排泄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正常。持续蛋白尿后,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升高,导致肾功能不全,可能在几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4.蛋白尿。当持续性蛋白尿出现时,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尿蛋白量逐渐增加,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正常,出现大量蛋白尿时,可迅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3.影响尿常规的几个因素

尿常规检查因留尿方便快捷,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观察和早期辅助诊断中的常规检查。它可以观察人的肝、胆、尿、肾等方面,但很多市民对尿常规检查的可靠性感到困惑。

红细胞突然增多?

女性月经结果不可靠

红细胞沉淀的参考范围为0~2/HP,但经常有患者拿着超范围的检查单去看医生,担心“肾出血或下尿道出血”。事实上,许多女性在检查后被排除在外,因为她们的“结论”是基于月经尿样,不可靠。

“女性的尿液中常混有阴道分泌物,红细胞突然增多,很可能是因为例假期间。”霍的化学家。他说红细胞是尿液提取中非常重要的“检测对象”。

尿蛋白增多?

大概是因为牛奶喝多了

“人体直立时间过长,剧烈运动后,喝大量牛奶后,都可能产生蛋白质。检查时也应避免生理蛋白。”此外,尿样不应使用防腐剂;最好用离心尿检;尿液PH值应调至7.0,并及时检查;此外,应使用24小时尿肌酐来评估尿样质量。

正常人尿蛋白以阴性或弱阳性为特征,定量值小于150mg/24h。“阳性的人不用害怕,尤其是男性,他们可能刚刚进行了剧烈运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增加并不奇怪,所以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定量检查。

尿糖突然升高?

避孕药正在发挥“潜在作用”

一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避孕药,会引起尿糖。所以患者在看尿检结果时也要参考或排除以上因素。

尿酮体检测阳性?

其实是饥饿造成的

尿液中出现酮体,可能意味着机体缺乏足够的胰岛素代谢葡萄糖,需要脂肪提供能量,这种情况在1型糖尿病患者代谢不良时更为常见。

4.什么是阳性尿蛋白

尿蛋白阳性的各种肾病

尿蛋白定性试验获得尿蛋白阳性结果。尿蛋白阳性可能发生在各种肾脏疾病中。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如肾炎、肾病、高血压各期肾动脉硬化时,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各种细菌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亢、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检测不仅可以确定肾脏是否受损,还可以通过临床对尿蛋白的深入定量检查,帮助肾脏疾病患者了解肾脏疾病的程度——

1.轻度蛋白尿:主要见于不活动的肾脏疾病和肾盂肾炎。

2.中度蛋白尿:见于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硬化、肾肿瘤等。

3.严重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

如何应对尿蛋白阳性的情况

从临床角度来看,尿蛋白阳性可以反映肾功能是否受损。尿蛋白持续阳性常提示肾脏疾病。尿蛋白阳性反映了肾脏疾病的程度,可作为临床上肾脏疾病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但需要指出的是,肾脏疾病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物,蛋白过滤减少,但尿蛋白检查减少或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肾脏疾病的程度减轻。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尿常规检查也可以检测出健康人的尿蛋白阳性现象。这种尿蛋白阳性称为暂时性蛋白尿,或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精神兴奋、剧烈运动、怀孕、长期暴露于高温或重感冒,以及服用氨基水杨酸、阿司匹林、巴比妥类、碘、青霉素等药物后。所以尿蛋白阳性的人要及时就医,找出尿蛋白阳性的真正原因。对于确诊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肾脏疾病恶化为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5.尿糖阳性是糖尿病吗

所以尿糖试验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引起的。

1.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身体与普通人不同。为了给胎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为分娩做准备,会有很多细微的变化。孕妇常患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导致肾脏葡萄糖阈值降低,尿糖阳性。在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由于乳房产生的乳糖过多,伴随着尿液排出而产生乳糖尿。

2、滋养型糖尿病这是由于从饮食中摄入大量的糖分,导致小肠对糖分的过度吸收和超载,造成暂时性糖尿病。

3.肾性糖尿和假性糖尿是肾脏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引起的,常见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原发性肾性糖尿和慢性间质性肾炎,与糖尿病不同。

4.其他疾病,如胃切除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小肠吸收糖分过快,引起暂时性糖尿病;肝功能不全时,血液中果糖和半乳糖升高,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

5.尿量的影响是尿量小,尿糖浓度会相对升高,也会出现阳性。比如尿量大,尿糖浓度相对较低时,就可能出现弱阳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红薯干怎么做好吃 山芋干怎么做会更好吃下一篇:婴儿呼吸急促 婴儿睡觉呼吸急促怎么回事 怎么分辨婴儿呼吸急促和应对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