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节气养生>正文

甘草药片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的用量多少克

导语:甘草本品是甘草的根和根茎。属于豆科甘草属。地点: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野生品秋季挖,栽培品播种3-4年后秋季挖,去残梗,按粗细晒干。美草,蜜甜,蜜草,草,故国,见多识广,粉草,甜草,甜根,棒草。甘草:取原料,去杂,洗净,充分湿润,去皮或刮去,切成厚片,晾干。筛去碎片。有皮的是甘草片,没皮的是甘草粉片。甘草

甘草

本品是甘草的根和根茎。属于豆科甘草属。地点: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野生品秋季挖,栽培品播种3-4年后秋季挖,去残梗,按粗细晒干。

美草,蜜甜,蜜草,草,故国,见多识广,粉草,甜草,甜根,棒草。

甘草:取原料,去杂,洗净,充分湿润,去皮或刮去,切成厚片,晾干。筛去碎片。有皮的是甘草片,没皮的是甘草粉片。甘草:取干净的甘草,用刀将甘草的尾部剁碎,用水浸泡,切成小块。干燥并过筛以除去碎片。蜂蜜甘草:取精制蜂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倒入纯甘草片或甘草粉片中,拌匀,润润,放入煎炸容器中,文火加热,煎至老黄,取出,放凉。每100公斤甘草片用25公斤蜂蜜精制而成。

甘,平。属于脾胃肺经。属于补气药。具有和中、润肺、解毒、和诸药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痛、大便稀稀、乏力、发热、肺痿、咳嗽、心悸、癫痫等症的治疗;生用,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痛、消化性溃疡、痈疮、解毒药、食物中毒。

常用剂量:口服,煎服,1.5 ~ 9g;或者制成药丸或粉末。外用:研磨、混合或煎煮、洗涤。

1.张仲景经验:治感冒咽喉痛。用甘草、蜂蜜、水烤,加2升水,煮至1.5升。每次服50%,一天服两次。这个食谱的名字叫“甘草汤”。

2.治疗肺痿、慢性咳嗽:用炙甘草研成细粉。每天拿一块钱,混小孩和凳子。

1.张仲景经验:治肺痿不咳嗽:甘草42,干姜22。将药物切细,用三升水,一升煮五次,去渣,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服药。对待女人的脏、暴躁、伤心、哭闹、吃不消:甘草32个,小麦1升,大枣10块。取六升水,三升水,温服三份。也补补脾气。。治疗伤寒及脉代、心悸:甘草42,生姜32,人参22,生地1公斤,桂枝32,阿胶22,麦冬半公斤,火麻仁半公升,大枣30片。对于正确的九种口味,使用7升清酒和8升水。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化去内胶。温服一升,每日三次。2.宋太乙经验:治热咳,甘草,猪胆汁泡五夜,渗香,捣为末,炼蜜丸,如绿豆,食后服薄荷汤十五丸。3.张仲景经验:治疗少阴病两三天,咽喉痛,不比甘草汤差。一两个桔梗。甘草。加两味,加三升水,煮一升,去渣,温服。4.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瓦楞子52,甘草12。混好,每次2元,一天3次。5.治肺热咽喉痛:炙甘草、桔梗、阿胶。五元一个,水煎。

6.农药中毒治疗:甘草42,滑石粉5钱。使用时,将甘草煎煮,冷却后与滑石粉一起服用。一天吃三次。7.宋绍良经验:治疗风湿性免疫疾病。补虚扶正。炙甘草性甘温,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日化子本草》说“宁心五劳七伤,俱虚……益精益气,强筋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免疫疾病引起的气虚、气阴两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赖特综合征等。尤其是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热毒伤阴耗气,残毒尤宜。常用剂量:生甘草、炙甘草,各15g。还有排毒。《镜月全书》说:甘草。“甜凉暖,能升能降,善于解毒”。如果能在临床上灵活组合,可以降低毒性,提高效率。在风湿性免疫疾病的治疗中,雷公藤多用于活血通络、祛湿清热解毒。常用剂量:雷公藤15-20克,生甘草12克。缓解疼痛。芍药甘草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规用于治疗风湿性免疫疾病引起的疼痛。临床应用应随证而变。白芍用于疾病活动期渗出增加的患者,甘草可与赤芍联合用于严重热郁血瘀的患者。常用剂量:白芍30~45g,甘草15~30g。。

1.不使用或少用甘草

甘草擅长暖脾胃。甘草对肾阴虚、肾阳虚无明显疗效,因此在补血、滋阴、壮阳的方剂中,往往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增液汤等;肾气丸、贵由丸、二仙汤等。,都是壮阳剂,不要用甘草。前人曾说“甘缓助湿”,所以甘草不用于化湿方剂和苦寒燥湿方剂,如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饮、莲蒲汤、泻心汤、四妙丸等。甜缓不利于引流。用于燥湿止聚或水肿的五皮饮、五苓散,用于燥湿凝滞的三仁汤、活蒲夏玲汤,均不需要甘草。甘兰不利于小腹,所以甘草,如大黄牡丹汤、复方大承气汤、清胰汤等。,不能用于治疗急腹症。由于急腹症多为气滞血瘀所致,其治疗应以“通法”为主,轻度治疗可降低发作时的疗效。甘兰不利于一般使用,故调血药中用于通络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不使用甘草。甘草用于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如石惠散、四圣丸、怀化散等。大承气汤、大相雄汤等用于消痞、内攻、下逐水的方剂,不要用甘草,因为甘草的甜、慢不利于下。甘草不用于津液不足、津液不足的便秘,因为不利于润肠通便,如湿热津液不足的增液承气汤、津液肠燥的五仁丸等。甘草易因泻火而导致阳衰。另外,真武汤温阳利水不使用甘草。

2.小心使用甘草

不要过量服用甘草,长期服用或作为甜味剂咀嚼,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的副作用,增加血钠、钾排泄,导致高血压、低钾血症、水肿、瘫痪等临床表现。长期服用甘草也会引起低钙血症、钙惊厥等症状,还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小球萎缩,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但只要辨证准确,适当结合利尿剂和理气药物,可以防患于未然。如果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停用甘草。

3.避免使用甘草

《天道正义》说:“满人嫉妒甜,吐人嫉妒甜,餐厅也嫉妒甜...如果误得了甘草,就会变得满心烦闷,然后咽下去就吐,只因为浑腻。”因此,甘草通常不被用作止吐药和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比如和胃止呕的小半夏汤、大半夏汤,温胃降逆的丁香柿叶汤,温中平逆止呕的吴茱萸汤,都没有甘草。治疗中医痞满积滞的保和丸、治疗饮食郁滞、中虚的支竹丸等。不要使用甘草。这是因为,在饮食和湿热瘀阻的治疗中,可以从内部消除消耗剂,而严重的则需要传承下来。添加甘草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4.禁止甘草

在古代和现代,相反的药物被禁止。甘草、芫花、甘遂、海藻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红枣姜茶不适宜人群 红枣姜茶的功效与作用下一篇:绿豆水 绿豆水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