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哪里
很多人到进到三伏天以后,便会采用一定的对策来防止中暑状况的造成。此外中医药学上也有一个基础理论称为冬病夏治,因此在三伏天也是有很多中医学会建议病人开展艾炙。由于三伏天艾炙确实可以对身体做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及其预防传染病,而三伏天开展艾炙的全过程中,主要是艾炙什么穴道呢?
许多人会在三伏天后采取一定的对策来预防中暑。另外,中医有个基础理论叫“冬病夏治”,所以很多中医学会也推荐患者在三伏天进行艾灸。因为三伏天艾灸真的可以对身体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预防传染病,所以三伏天艾灸的全过程主要是艾灸哪些穴位?
1.三伏天哪里艾灸最好
1.1.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肚脐4寸处。该穴位对治疗便秘、腹泻、腹痛有很好的实际效果。
1.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横突下。刺激穴位对治疗因充血或血液浓度过高引起的面部疾病有明显的实际效果。
1.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部位,这一穴道可以提高腹部肌肉组织的延展性、调整女士内分泌均衡、医治月经不调、清稀、不孕症等病症。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可提高腹肌组织的延展性,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稀稀不孕。
1.4.风龙穴
风龙穴位于小腿前侧,外侧踝尖以上8寸,踝关节外缘外2指,可治疗各种炎症,如肥胖症。
1.5、耀阳关点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椎间盘横突下,对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失调、手臂过度肥大、男性功能障碍、遗精频繁等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1.6.中脘穴
中脘穴坐落于上腹前正中间网上,脐上4寸的部位,可以提高身体消化吸收及其消化吸收食材的工作能力,并且还能医治胃痛、胃液及其呕吐。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中间,肚脐以上4寸,可以提高身体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还可以治疗胃痛、胃液、呕吐。
2.三伏天的艾薇有什么好处
2.1、降温除湿,祛寒入火
中医说:“虚热邪火之源,是湿冷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是发炎的根本原因,容易上火。中医治疗各种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祛湿,而不是祛湿祛邪,炎症难愈。
艾之纯阳,天河气血最热时,双向气血入体,湿寒邪泄。人在炎热的自然环境中不热不烦躁。
2.2.冲原气血
生气充沛的主要表现是夏天不怕热,讨厌吹冷风,讨厌吃凉的食物。冬天不怕冷,精力充沛,体力强,抗痛、抗压、抗振能力强,这些也是真正实用意义上的身心健康的特点。这种感觉在其他所有的治疗、调养、保健、补品等都感受不到。
三伏天,艾灸可以快速治病。在气血最热的夏季,艾火纯阳灸对身体疾病有双向气血作用,祛湿散寒,通经络。
2.3、修身
在夏季,当身体处于释放的季节时,天道的气血和艾志的纯阳进入身体,于是风、寒、湿、暑、燥、火等湿邪就被甘坤的双向气血赶出了身体。于是,血液变得越来越安静,人体足够放松,思维逐渐开阔,疾病慢慢消除,智力越来越多。
所以三伏天艾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强身健体,真正实用意义上的修身养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