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资讯>正文

《黄帝内经》怎么解释人的生长规律 春秋养阴还是春秋养阳

导语:《黄帝内经》通过阴阳理论解释人的生长规律。春季养阳,秋季养阴是其中的重要原则。春季养阳以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增强机体的生命力;秋季养阴则注重养护人体阴液,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本文将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探讨人的生长规律。

目录导航:

  1. 《黄帝内经》怎么解释人的生长规律
  2. 春秋养阴还是春秋养阳
  3. 黄帝内经四时养金的论述
黄帝内经》怎么解释人的生长规律

《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事实上,《黄帝内经》在哲学层面的理论是“天人相应”,因此,人的生长虽然有大的定数,但是在细微方面并无规律可言。也正因如此,才会诞生医道,以备不时。

但是,《内经》也的确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体质不同、易患病证也不同。其对人生命阶段的划分,既有以“十岁”为一阶段,又有“女七男八”为一阶段,但基本生理特征,仍离不开“生、长、壮、老、已”。

《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这就是儿童的胜利特征。说明儿童脏腑功能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儿童往往由于好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这里说的,就是青春期乃至青年的情况。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这就是人到中年的生理特征。

《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人到老年“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又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言,“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老年人气血亏虚,肌肉萎缩,气血运行不畅,脏腑之间不协调,故出现白天多睡,晚上失眠等现象,这就是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黄帝内经》上所讲的,是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性,这就是它所认知的生长规律。

《玉机真脏论》上说,“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黄帝内经》是以整体功能失调作为判断核心,来表现其疾病观,它与普通概念化的理论不同,不仅讲究“因时而别”,同时更注重“因人而异”,所以,《灵枢·寿夭刚柔》里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所以,这也是中医理论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具体到每一个患者时,其实是不可套用的。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特别注重去讲这些所谓的什么“生长规律”,它就是怕后世出现一帮傻瓜,忽略个体差异,将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模式化、套用。

但现状是,这种傻瓜不仅出现了,而且数量不少。

——怕啥来啥。

春秋养阴还是春秋养阳

《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是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春夏秋冬各有阴阳的变化,这是万事万物生长化育的根本,所以四时养生的总原则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为春、夏阳气主导,秋、冬阴气主导,所以春天和夏天要养阳,秋天和冬天要养阴。

黄帝内经四时养金的论述

1 ,人与天、地、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乎自然规律。

2 ,四时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即春夏阳盛而易伤阴,饮食上宜多食寒凉之品以抑制阳亢;秋冬阴盛而易伤阳,宜多食温热饮食以保全阳气。

3 ,养生的宗旨是保持机体内外阴阳协调

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zixun/58669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历史: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下一篇:产妇能吃烩面皮吗 熬夜养生排骨汤能喝吗女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