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子 附子中药属性
药物介绍
中医“附子”图谱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劣药。陶弘景说:“乌头和附子同根,附子采于8月,附子采于4月,茎生于春季,有脑头,如黑鸟头,故称鸟头。”韩宝生说:“直立者为乌头,发散者为黑喙,细长者为天雄,根散如芋头,侧枝为侧枝,五物出异名,苗高二尺,叶似石龙瑞、艾”。苏颂说:“这五种都是今天蜀地出产的,都是一种出产的...他们的亩高三四尺,茎四棱,叶似艾,花紫蓝如穗。事实上,它们像桑葚和黑一样小。乌头只有一种,成熟后有四样东西。”《本草纲目》载:“乌头有两种,乌头之母,今人们称之为川乌头,以及产于江左山南的乌头等。,这在这部经中有所列,而今天人们所说的附子也是。”
英文名:ADIX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归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救回阳第一药”
主治:阴出阳出,汗出死阳,上吐下泻,四肢脉寒,心寒痛,寒痢,脚气浮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寒,虚寒上吐下泻,阴寒浮肿,外感阳气不足,阴疽生疮,寒气下陷诸症。
节选:中国药典
主产区
附子主要分布在四川和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也有分布和种植。
乌头的传统产地为四川江油、陕西城固、勉县。建国后开发的新产区包括四川的安县、布拖、美姑、城口;陕西省的南郑、汉中、兴平、户县;河北省金县和元氏县城;湖北竹山、竹溪;云南丽江、庐山;菏泽、潍坊、山东等。四川江油、陕西城固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创汇。陕西兴平是附子种苗生产基地。
药物来源
本品为附子的炮制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去除根部、须根和泥沙,俗称“附子”,加工成以下品种。
选择一个大而均匀的黑乌头,洗净,放入食用胆囊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加入盐,继续浸泡,每天取出,逐渐延长干燥时间,直到乌头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颗粒,体质变硬,俗称“盐乌头”。
将附子按大小洗净,放入食用胆囊的水溶液中浸泡数天,与浸液一起煮沸至透入心脏,取出,水漂,切成约0.5厘米厚的片,用水漂白,将附着的片用色粉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油状有光泽,干燥至半干,然后晒干或继续晒干,俗称“黑光膜”。
选择大小均匀的附子,洗净,放入食用胆囊水溶液中浸泡数天,与浸液一起煮沸至透入心脏,取出,剥去外皮,切成厚度约0.3厘米的片,用水漂白后取出,蒸透,晒干,俗称“白附片”。
药物制备方法
附片:黑色光泽片、白色附片直接入药。
丹复片:取咸附子,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至无盐,用甘草、黑豆加水煮透,切好后无舌麻味时取出,去掉甘草、黑豆,切片晒干。每100公斤盐附子、5公斤甘草、10公斤黑豆。
附片罐头:将河沙放入锅中,大火翻炒,加入附片,翻炒至膨胀微微变色,捞出,筛出河沙,放凉。
毒品特征
附子:圆锥形,长4 ~ 7厘米,直径3 ~ 5厘米。表面灰黑色,磨砂,顶部有凹芽痕,周围有结节状枝根或枝根痕。体重,灰棕色横截面,小空间隙内充满盐霜和多边形弧面环,环内导管束排列不规则。气微,味咸麻木,舌质刺痛。
黑色照片:为纵切面,长1.7 ~ 5厘米,宽0.9 ~ 3厘米,厚0.2 ~ 0.9 ~ 3厘米。皮肤深褐色,切面深黄色,油光发亮,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又硬又脆,有角质部分。微气,味淡。
白色附片:纵切面,无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厘米。
罐头附片:形状像白色附片,颜色深,质脆,微鼓。
轻贴片:是一种表面灰白色、质硬而脆的纵切片。气微,味淡,无舌麻木。
加“制川乌”:生川乌毒性很大。制得的附子经过一定的程序加工,其毒性远小于生附子。为了谨慎起见,建议先炒。至于时间,60分钟就够了。
品种鉴定
取黑顺片或百复片粗粉4g,加乙醚30ml,氨水试液5ml,摇匀20min,过滤。将滤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0毫升0.25毫升/升硫酸溶液,振荡提取酸溶液。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31nm和274nm波长处发现最大吸收。
评论
本品加工或煎煮不当或剂量过大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烧灼感、麻木、流涎、恶心、可能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皮肤冰冷粘稠、面色苍白、猝死。抢救方法:酌情用1 ~ 2%鞣酸和催吐剂洗胃;拿活性炭来说;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予吸氧或人工呼吸;心跳缓慢无力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重要提示:附子解毒法
一大碗萝卜泥汁,黄连甘草各五元,犀角两元,煎至八分醉,立即解毒
炙甘草和萝卜汤对乌头毒有特效
开水煎制不低于1小时,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否则影响药效。
开水不宜少于1小时,也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否则药效会受到影响。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附子的种子根。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盐乌头”、“黑膜”和“白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