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陈竺 卫生部陈竺部长关于乡村医生待遇等相关问题回复
第一,村卫生室有10万执业医生。新医改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
诸宸部长回答说:
乡村医生是为农村基层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目前,我国有近百万乡村医生。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已有近10万名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下一步的改革中,首先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医改方案,未来三年共培训乡村医生137万人。二是要采取一些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例如,医改方案提出,政府应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贴。据了解,全国已有23个省市制定了资助乡村医生的具体政策和标准。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地方政府将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落实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包括对他们开展的公共卫生等服务进行补助,要妥善研究解决他们关心的一些治疗问题。
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度不平衡,农村医疗是卫生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新医改方案如何规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诸宸部长回答说: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国家,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在卫生领域。我觉得老百姓感受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过去几年,一些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此次医改方案出台了许多解决农村卫生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包括: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设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提高他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就近得到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未来三年,这个制度要稳定参保人的覆盖面,让所有需要的农民都能被新型合作医疗覆盖,让农民生病后,有一个让他分担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的制度。同时,国家要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比如,根据新医改方案,明年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贴将从目前的80元提高到120元。融资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民享受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或报销标准也会相应提高,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三是国家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既要解决现有卫生人才培养和提高培养水平的问题,又要探索一些新机制,为农村培养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
四是要通过改革增加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完善补偿政策,让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公益性原则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服务。对此,新医改方案也有一些明确的政策。比如明确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费用、公共卫生业务费用等都要由政府安排。进而有助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转变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此外,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应降低农民的药品费用,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三、乡村医生的资质?
诸宸部长回答说:
《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条例》于2003年7月30日经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乡村医生的资格规定如下:
第十条本条例公布前已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乡村医生,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后,继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已取得医学专业学位或以上;
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
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培训计划,接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具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证书,但不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条件的乡村医生,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基本知识培训,并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进行考试。
前款所称乡村医生,经培训考试合格的,可以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经培训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重新培训考核。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仍不合格的,不得申请乡村医生注册。
本条所指的培训和考试应在本条例实施后6个月内完成。
第十二条本条例发布之日起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在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具有二级医学专业资格的人员或者其他经过培训达到二级医学专业水平的人员,可以申请执业登记,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三条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申请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应当持村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拟聘用证明和相关学历证书,向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
4.乡村医生一定要有医生资格吗?
诸宸部长回答说:
《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计划》对乡村医生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规定如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乡村医生准入制度,新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建立乡村医生在职培训制度,明确培训资格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取消其执业资格。
充分发挥高、中等医学院校作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乡村医生学历水平。乡村医生的大专教育由高校承担,规范化的中等医学教育由普通中等卫生学校承担;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承担。
根据农村卫生工作和在职乡村医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促进在职乡村医生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
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其逐步纳入《执业医师法》的管理轨道。
其中,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观点:
自从“大陆乡村医生将退出历史舞台?博文发表后,得到了医护人员,尤其是乡村医生的强烈关注。然而,相当多的人不理解一些问题,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寻求建议。他们做出如下解释:
1.为什么到2011年约80万乡村医生无法获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说明:我国约有100万乡村医生,目前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不到10万人,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计划中有规定。
2.关于乡村医生的待遇:
对于已经取得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但也是农民的乡村医生来说,他们的待遇是个问题。对于55岁以上的乡村医生,他们也是农民,无论是从医生退休到农民去种地还是继续行医,这部分待遇都归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的待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据了解,目前治疗情况不容乐观。让我们发出更多的呼吁。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