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症状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为了帮助您理解,本网站收集和整理如下:
潜伏期一般为1 ~ 3天,流行期为6 ~ 11月,发病高峰期为8月。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
1.急性细菌性痢疾
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
常见类型有急性发作、中度毒血症、寒战、高达39℃的发热、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病和重疾。一是水样便,1 ~ 2天后转为脓性血便,每天大便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明显。常伴有肠鸣音过度活跃和左下腹压痛。一般病程10 ~ 14天。
轻度全身中毒、腹痛、急性疼痛、左下腹压痛症状不明显。可能有低烧,糊状或水样便,混少量粘液,无脓血。一般一天腹泻次数不到10次。粪便镜检可见红、白细胞,培养出痢疾志贺氏菌,可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 ~ 6天。
严重疾病更常见于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部压痛,背部明显疼痛,脓血便,大便频繁,甚至大小便失禁。病情进展迅速,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疲惫,易休克。
中毒类型该类型多见于2 ~ 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发病迅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40℃以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微弱,皮肤有花纹,反复抽搐,嗜睡甚至昏迷,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这是由于志贺菌内毒素的作用,可能与部分儿童的特定体质有关。
2.慢性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患者可能反复发作或持续2个月以上,可能与治疗不当或急性期有致病菌、一般情况不佳或胃肠道慢性疾病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形成息肉,溃疡愈合后留下疤痕,导致肠道狭窄。分类如下:
慢性隐匿性患者有细菌性痢疾病史,但无临床症状。粪便病原体培养阳性,乙状结肠镜可见细菌性痢疾症状如黏膜炎症或溃疡。
慢性迁延性患者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长期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粘液脓血便,长期间断排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慢性急性发作患者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急性期后症状不明显。症状因寒冷和饮食不当而再次出现,但比急性期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