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应该注意什么 洗澡的注意事项 洗澡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注意不要一起床就洗澡。
早起后洗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清爽。但如果不吃早餐洗澡,就容易头晕,甚至低血糖休克。如果水温过高,血管扩张,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崩溃。早饭后半小时早起洗澡。
睡觉前注意不要洗澡。
热水可以迅速升高体温,抑制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如果洗完就马上睡觉,会很难入睡。最好在睡前2小时洗澡。如果睡前只能洗澡,可以在洗澡后用湿毛巾敷额头5分钟。
洗澡时注意不要太饱
空胃里不能洗澡,吃饱饭也不行。刚吃完饭,胃里就聚集了大量的血。洗澡时全身的血管会扩张,皮肤和肌肉的血流量会增加,影响消化。此外,饮酒后不宜洗澡,否则会引起血压下降、头晕、全身无力,甚至引起心脏病或中风。建议饭后1~2小时安排洗澡。
洗澡前要注意准备
主要是在秋冬季节,或者天气寒冷的时候,如果带着冷空气进入浴室,巨大的温差会增加血管和心脏的负担,对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再加上通风条件差,会引起头晕、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从室外返回后不宜立即洗澡。寒冷天气洗前热身5分钟,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洗澡的时候注意先洗脸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体→洗头。这是因为热空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以避免污垢堵塞毛孔。从鼻子到外面洗脸。洗身体的时候要从四肢远离心脏开始,特别是天冷的时候,首先要用热水烫脚。进入浴室时,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如果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
洗澡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和脂质膜共同构成皮肤的屏障保护层,既能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又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流失。用力过猛会把保护膜弄破。如果洗完之后用手指摩擦皮肤能听到吱吱的声音,说明洗多了。可以用蘸有沐浴露的软海绵轻轻擦洗,只在手肘、膝盖等角质层较厚的部位使用面巾。
洗澡时注意不要过多使用沐浴露
沐浴露一般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以刺激一些化学物质快速渗入皮肤。如果长时间过度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会被身体过度吸收,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引起干燥和过敏性皮炎。
另外,沐浴露中有一种抗氧化剂BHT,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会变得极其活跃。应该尽量选择无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一美元硬币就够了。如果身体不脏,最好只用清水。洗完之后最好全身涂保湿乳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