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梅雨季节吃什么
过度疲劳很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很有必要。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
雨季是什么时候?雨季吃什么
雨季是什么时候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台湾省、日本中南部和韩国,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都有连续阴雨天的气候现象。因为是江南梅的成熟期,所以叫“梅雨”,这个时期叫梅雨季节。雨季,空湿度大,温度高,衣服容易发霉,所以有人把梅雨谐音叫“发霉雨”。梅雨过后,天气开始以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主,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雨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在雨季,应采取以下保健措施,在雨季保持健康:
避免外部湿伤
尽量不要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除湿机或在角落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雨天注意关好门窗,天气晴朗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空气流通,排除湿气;外出携带雨具,防止雨淋;旅行时不要坐在寒冷潮湿的地方。
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疲劳很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很有必要。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扁豆、薏米、冬瓜等。切记不要吃冰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帮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祛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脾虚
尽量少吃西瓜、哈密瓜、梨、黄瓜等水果,因为这些水果会保持湿润,这会导致体内湿热加重,导致胃部不适和消化吸收障碍。
儿童饮食
孩子自制力差。暴饮暴食冷饮或水果会引起脾胃阳虚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脾虚湿盛的症状,如大便不规则、厌食和嗜睡。因此,在雨季,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控制孩子对水果和冷饮的摄入。
雨季潮湿,湿度大,会影响人的食欲和身心健康。不妨参考一下雨季养生的小知识,看看雨季吃什么,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多运动,让自己在雨季有个好身体,好心情。
雨季吃什么
雨季空空气湿度很高,使人感到不适,如出汗、痰湿、疲劳、口腔溃疡、燥热烦闷、食欲不振等。虽然天气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那么雨季吃什么呢?医学专家建议你选择吃一些清热除湿的食物,这样会让你的身体感觉更舒服,生活也更轻松。
以下食物不仅能除湿,还能增强脾胃功能。在雨季,你不妨多吃点:
高粱:
具有健脾补肾、祛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上吐下泻、腹泻。
玉米:
具有调中降浊、利尿的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如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
薏米:
有利于水渗脾泻之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症;
水芹:
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尿淋、尿血、带下等症状;洋葱:具有调理胃气、燥湿化痰、解毒杀虫的作用。适用于胸闷、腹胀、咳嗽、痰多、排尿困难等疾病;
冬瓜:
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浮肿小便不利、口渴多饮、水汽浮肿饱胀等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泄泻、脾虚呕吐、纳差便溏、腹泻浮肿、白带赤白等。
鲫鱼:
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口渴、水肿、小便不利者。
除了以上食物,这里还有三种最适合雨季的薏米粥:
1.薏米100克,山药50克,荞麦50克。适用于风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2.薏米50克,百合100克,莲心20克,小米20克。适用于疲劳、口腔溃疡、湿疹、滋阴补肾。
3.薏米50克,绿豆50克,荷叶20克。能清暑利湿。
雨季湿汤食谱
草龟除湿汤
它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
菜谱所需食材:草龟500克,猪肉200克,鲜芙灵250克,红枣6颗。
做法:将乌龟、猪肉、土特产福陵红枣一起放入砂锅中煮3-4小时。
黄瓜除湿汤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心烦、咽痛、赤尿热等症
食谱配料:老黄瓜800克,陈皮25克,糯米25克,鸭肾2个,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成大块,陈皮略浸,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去,切片,粳米洗净。2.砂锅加入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2小时即可品尝饮用。
和中华湿汤
适用于湿热脾虚者
食谱所需食材:木棉20克、鸡蛋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杂仁12克。
做法:将木棉、鸡蛋花、槐米、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
清热祛湿汤
适用于去骨火、除湿、清热解毒
食谱食材:茯苓丸250克,葛根250克,红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芙灵去皮切段,葛根去皮切段,放入锅中,慢慢烧开水3小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