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疹的最好方法 风疹偏方大全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风疹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途径是通过空空气滴传播的,人类一般比较易感。婴儿出生后母亲带来的被动免疫力可以维持一定水平,所以半岁以内的婴儿很少生病,五岁以内的孩子最容易生病。临床特征为当天或第二大天出现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症状,低烧,弥漫性全身红色丘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面部,迅速发展,然后出现在躯干和四肢。不过大部分手掌和脚都没有皮疹。第34天或更长时间皮疹消退后没有色素沉着和脱屑。枕部、耳后、唱歌后的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7天。并发症少,如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疾病可导致胎儿多种畸形,称为早产风疹综合征。患过一次,一般不是病。
方
用草药治病。
满江红60克,苍耳60克
风疹。
水煎服。各取适量,加水煎煮,洗净全身。
方婧·乔华·尹
方婷娜。广州医药,2005,36:65。
荆芥、防风、升麻各3-5克,金银花、连翘、牛蒡、蒺藜、桑叶各6-10克,蝉蜕1-3克,甘草2-3克
如果淋巴结肿大明显,加3~6克山甲和浙贝。
祛风清热解毒。
风热型风疹以低烧、红疹、稀疹、痒感、目赤、咳嗽、耳后或枕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处方中荆芥、防风、祛风、止痒、散疹、治风疹瘙痒为君,银华、莲翘为臣,牛蒡、升麻、蒺藜、桑叶、蝉蜕为佐,甘草配合其他药物,共同具有祛风清热、解毒、止疹止痒的作用。
每日一剂,水煎。
方块三。
银联宫英解毒汤
同方二。
金银花、连翘、生地、紫花地丁各6-10克,赤芍、蒲公英各5-9克,牡丹皮35克,蝉花1-3克,甘草2-3克
同方二。
清热凉血解毒
热毒型风疹的特点是高热,体温38℃以上,全身出疹,红疹鲜红,疹斑密集,甚至有紫色斑块,咽痛,目赤,咳嗽,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方中,银华、莲翘、公英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紫花地丁凉血解毒散瘀,蝉蜕解毒透疹,甘草调和诸药。
每日一剂,水煎。
原作者用配方2治疗99例,用配方3治疗39例,共138例。结果全部治愈,疗程极短,其中2天内治愈16例,占11.6%。3d治愈83例,占60.1%。4d内治愈34例,占24.6%。5天治愈2例,占1.5%;6天治愈3例,占2.2%;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高效、见效快、成本低的优点。
嘉诚银翘散
郭兰。江西中医,1995,增刊:62。
金银花、连翘9克,荆芥、牛蒡、板蓝根、大青叶、芦根、竹叶、浙贝6克,杏仁、僵蚕5克,蝉蜕、薄荷3克,甘草2克
口渴和花粉;鼻出血加白茅根;腮腺发红伴马勃、玄参;肩桃肿痛加射干、玄参,化脓加土茯苓、野菊花;食积加鸡内金、五谷虫;哮喘,咳嗽,外套黄,舌头红,加上麻绒和石膏。
风热风疹。
水煎服。以上处方剂量视年龄和病情而定。初诊温度在38.5℃以上时,先肌注1~2支板蓝根。
轻服2剂,中服4剂,重服6剂。
一根朱烨剑
民间.
芦根30克,竹叶30克
风疹。
水煎服,不喝茶,每日1剂。
清解食谱
沈瑞兴。《中医杂志》,浙江,1995,4:183。
豆豉、牛蒡子、大青叶、夏枯草、地肤子各10g、金银花、连翘各20g、藿香、赤芍、蝉蜕、桔梗各5g、甘草3g
开始时,发热、风不顺、皮疹、色淡加荆芥5克、滑石10克;高热加石膏,鸭跖草各30克;加入牡丹皮、紫草10克;头痛加桑叶10g,菊花10g。
祛风清气,清营凉血。
风吹过。
银华、连翘、大青叶、鸭跖草、夏枯草清热解毒;赤芍清营凉血消疹;炒大豆、牛蒡子祛风祛邪;地肤子、蝉用来祛风止痒;桔梗甘草,藿香理气护胃。
每日一剂,分2~4次服用。
原作者治疗的307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后,发热通常在2天内消退,可缩短病程2~6天。
改良山鸡消毒饮料
曹琦。《中医杂志》,浙江,2003,3:107。
黄芩、扇贝、丝瓜、连翘各15克,僵蚕3克,桔梗10克,陈皮、牡丹皮各12克,红花、莪术各6克
发热患者加知母15克,石膏20克;若皮疹不光滑,加蝉蜕衣10克,薄荷5克;皮疹较深者,加生地10克;口渴心烦者,加芦根10克。
清热解毒,化痰消肿,化瘀散结。
风疹淋巴结病
黄芩清热解毒,连翘清热解毒,僵蚕、桔梗、象皮均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丝瓜络、陈皮理气化痰,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红花、莪术活血化瘀。
5岁以下服用1/3剂量,5~15岁服用2/3剂量,加水煎煮,分两次服用。
冯喆外治方
儿童病毒性疾病
花生油50克,薄荷叶30克
别痒了。
风疹皮肤发痒
花生油煮开后,放入薄荷叶微凉,完全冷却,过滤去渣,衣皮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