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烧不退最佳方法 孩子发烧不退怎么办
【导读】宝宝身体机能发育还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在护理方面如果稍加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感冒、发烧。如果出现小孩发烧不退怎么办?宝宝发烧不同度数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本专区为各位妈妈们详细介绍如何处理孩子发烧不退问题!
孩子发烧怎么办?发烧是宝宝身体发出的信号,告诉父母我生病了。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一般来说,当宝宝腋窝温度在37.5℃以上,或者肛门温度和耳朵温度在38℃以上,就可以判定宝宝发烧了。但是宝宝的发热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不同程度的婴儿发热的治疗是不同的
当体温低于38.5℃时
推荐的治疗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体温低于38.5℃,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时,家长不用太担心。因为发烧是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自然现象,如果爸爸妈妈坚持给宝宝发烧,会削弱宝宝的抵抗力。一般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没有特别的不适,就不用急着送宝宝去看医生或者用退烧药。最好不要“捂汗”,这样热量不容易消散。
低烧一般会持续几天,所以要经常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并记录天数、间隔时间、体温变化等不适症状后再就医,以备参考。
当38.5℃≤体温
推荐的治疗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热没有好转,且程度持续上升至38.5℃-39℃,家长应在家中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在用物理降温帮助宝宝散热的同时,他们也可以用退烧药或者退烧药来帮助适当退烧。
退烧药或退烧药:
宝宝发热在38.5℃-39℃之间,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以一次一药为原则,缓解宝宝不适,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退热药是医生可以批准的最好的药物,保证儿童安全食用;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栓剂是从肛门插入,主要从直肠吸入,见效快。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有很强的退热作用,容易过度退热,导致体温急剧下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很容易引起宝宝腹泻。家长需要和医生沟通后才能使用。
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发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发烧的程度高达39℃,而且程度居高不下,没有好转,妈妈就会非常焦虑和担心。这时,妈妈们需要冷静下来,用正确的方式照顾宝宝,让宝宝尽快发烧。
当宝宝腋窝温度在37.5℃以上,或者肛门温度和耳朵温度在38℃以上,就是发热。
当39℃≤体温≤40℃时
推荐方法:物理降温,去医院
对于体温在39℃以上且烦躁不安的宝宝,温水泡浴和温水搓澡是最适合的降温方式。此外,在姜水泡脚,用生姜摩擦脚心穴位也是降温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宝宝还是发烧,需要马上去医院治疗。如果医生给宝宝开退烧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给发烧的婴儿吃药不应该太草率。如果一次服用后发热不消退,需要4 ~ 6小时再服药。而且,给宝宝的退烧药量也不能太大。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用药物给宝宝退烧是不合适的。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法被认为是“儿童最安全的降温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环境降温、冰袋冷敷、电风扇吹风、酒精沐浴、热水泡脚等。以下是这些方法对母亲的降温步骤的详细介绍。
在温水中洗澡和在温水中摩擦是降温的好方法
物理冷却方法1:环境冷却
环境冷却法简单又安全。在高温季节,室内温度高的时候,可以往地上扔冷水,用冷水拖地,或者启动空调节机器,加速室内通风,使室内温度下降,有利于高热儿童散热。小婴儿也可以采取打开衣服或包裹的方法来散热。
物理降温方法2:冷敷或冰敷
冷敷是新生儿发热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通过冷藏降低全身或某一部位的体温。开始时局部血管收缩,然后扩张,通过传导散热,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头部冷敷最常见。
具体方法:妈妈们可以去商店买化学冰袋,放在冰箱里冷冻,从凝胶状态变成固态后取出,在宝宝的头、额、颈、腋窝、腹股沟处放上毛巾,可以反复使用。你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包水打好结放在冰箱里,然后冷冻成固体备用。如果觉得冰太冷,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时候拿出来,上面放一条毛巾给宝宝敷冷敷。你也可以做一个帽子形状的冰袋戴在孩子头上,做一个枕头样本放在孩子的枕头上,或者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泡,挤干后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的局部冷敷,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造成缺血、缺氧、冻伤。
注意事项:对于有麻疹等皮疹疾病的儿童,不宜用冷敷和酒精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
物理冷却方法3:温湿应用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即在宝宝的胸腹部敷一条温暖、湿润、半干的毛巾,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此外,还可以用几条稍凉的湿毛巾拧成半干状,放在宝宝的额头、脖子、腋窝和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隔5 ~ 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会觉得很舒服。
物理降温方法4:电风扇吹风
大多数家庭都有电风扇,所以妈妈们不妨用电风扇给新生儿降温。电风扇可以加速体温的散发,但不能针对孩子的某个部位,否则会让孩子的某个部位受风。
具体方法:可以用电风扇吹风,也可以用摇头电风扇吹风。风不宜太大,时间不宜太长。适合体质好、夏季体温高的儿童食用。
物理降温方法5:温水浴,温水浴
温水浴的水温应在36℃至37℃之间。洗澡时,让宝宝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中,同时用温热湿润的毛巾均匀地上下摩擦四肢、胸部和背部,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促进散热。揉四肢和背部3-5分钟,长时间揉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洗澡约10-15分钟,每4-6小时洗一次。
物理降温法6:姜水泡脚,用生姜擦拭足部穴位
在姜水泡脚,加水浸泡至出汗。时间越长越好。估计要30多分钟才能出汗。用生姜擦脚中央的“涌泉”和背后的“大椎”,这两种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以尝试。
物理降温法7:少穿衣服散热
很多妈妈在发现宝宝发烧生病后,害怕宝宝着凉,不断给宝宝添衣服,盖厚被子。然而,“强迫”出汗的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孩子发烧的时候会发抖,父母会觉得孩子冷。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体温升高引起的痉挛。给孩子适当少穿衣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消散身体的余热。
物理降温方法8:将脚浸泡在热水中
我们都知道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不适,但我们很少知道热水泡脚也有助于降低体温。具体方法是:用脚盆或小水桶泡脚,倒2/3盆水。水温要比平时稍微高一点,以宝宝的适应能力为标准,温度要在40摄氏度左右。在泡脚的时候,妈妈会给宝宝揉揉两只小脚,这样不仅能扩张血管,还能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值得注意的是,35%酒精洗澡也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健康方法,但并不适合儿童。这是因为宝宝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到血液中。而且,用酒精揉搓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升高体温,所以已经放弃了这种方法。>>妈妈搞错了:宝宝发烧的时候不要做这些事!
小孩发烧不退吃什么药
孩子发烧时,医生建议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发烧不退,就考虑吃药退烧。这是因为,药物在缓解发烧疼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要使用任何退烧药。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只适用于高热患儿。
通常不建议用药物来降低宝宝的热度
药物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于高热患儿,家长应选择儿科医生广泛使用且临床安全性较高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是解热和镇痛。
服用时要注意两种剂型的区别:百肤宁、泰诺等对乙酰氨基酚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样美林只有儿童滴剂和口服液。对于1岁前的宝宝,最好使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低,刺激性小。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药片,药片像饼干,吃起来像水果。孩子们不会拒绝带他们。
用药原则:不要乱换药,遵医嘱用药
1、不换药,不增加剂量
对于不耐烦又渴望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如果服药后没有好转,很可能会自行加药或换药。但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合用药可能会使药效重叠。结果发烧太剧烈太急,导致体温降到36摄氏度以下,引发了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择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剂量和间隔时间,轻松使用。
2.所有药物治疗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市面上有很多复杂的儿童发热药物,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儿童。因此,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出不同效果和剂量的药物,更安全可靠。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