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 应激障碍症
1.为什么会出现应激障碍综合征
1.重大交通事故、亲属特别是配偶或子女猝死、婚姻破裂、未婚怀孕、遗弃、强奸、癌症、失明、毁容、夫妻或婆媳长期不和、难民移居国外、被歹徒袭击、家庭财产被抢等重大生活事件及其他创伤经历。
2.重大自然灾害,如特大洪水、山洪、地震、火灾、风暴、泥石流等。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灾后精神失常。
3.战争场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报道,当交战双方进行激烈的肉搏战时,由于对炮击、轰炸甚至肉搏战的恐惧体验,战斗中的一些士兵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从而可能导致疾病。
4.被隔离禁闭在集中营,遭受酷刑和虐待,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有精神障碍,拘留中的精神障碍更为常见。
2.应激障碍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的初始阶段为“空白”阶段,表现为空白、注意力狭窄、意识下降、定向困难、无法忽略外界刺激;随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困惑、焦虑、愤怒、恐惧、焦虑、抑郁、绝望和自主神经系统易怒,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脸红等。有时候,病人回忆不起压力事件。这些症状通常在24-48小时后开始缓解,通常持续不超过3天。如果症状持续4周以上,则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还有一种应激障碍的临床亚型,称为“急性应激精神病”,是指由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这种心理创伤事件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以偏执和重度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与压力源密切相关,易于理解。和个人素质因素关系不大。一般病程不超过一个月。
3.各种类型的应激障碍综合征
首先,急性应激障碍
发生在刺激后几分钟或几小时的剧烈精神发作,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紊乱、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人格解体、强烈恐惧、精神运动兴奋或精神运动抑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也称为迟发性心理反应,是指在遭受严重或灾难性创伤事件后的几个月至六个月内发生的精神障碍。比如反复的创伤经历,面对类似灾难情况的痛苦,或者选择性的遗忘创伤经历。
三.适应性疾病
意味着在易感人格的基础上,遭遇了应激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不适应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一般在遇到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开始,病程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4.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应激障碍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用的药物。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如警惕性增加、休克反应、冲动、侵入性记忆和睡眠困难,与5-羟色胺系统密切相关,但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5-羟色胺系统的确切功能变化尚不清楚。
2.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e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调节挑衅性和自主性应激反应,促进情绪记忆的编码。PTSD患者注射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后,ne的释放增加,导致闪回症状,自主应激反应增强。SNRIs药物可以同时抑制5-HT和NE的突触前重吸收,理论上比SSRIs治疗PTSD更有优势。
3.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主要机制是抑制5-HT和ne的再摄取,但对特异性受体的选择性较小。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发挥作用,单胺氧化酶通常影响5-HT和ne的代谢。
5.什么是应激障碍综合征
应激反应是机体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后,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应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它的作用是让身体对刺激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只要其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合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有利于保护身体。
但如果外界刺激过于强烈,或长时间反复出现,以致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如失眠、持续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无名低烧等。,但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严重者可出现胃溃疡、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行为的负面变化,即应激反应综合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