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中医养生>正文

章门穴 章门穴

导语:商品目录一、章门穴概述二、选章门穴的方法3.章门穴的解剖位置四、章门穴的治疗5.章门穴配伍六、章门穴的功效和作用七.文学摘要章门穴概述1.定义章门为经穴名,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

商品目录

一、章门穴概述

二、选章门穴的方法

3.章门穴的解剖位置

四、章门穴的治疗

5.章门穴配伍

六、章门穴的功效和作用

七.文学摘要

章门穴概述

1.定义

章门为经穴名,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章门为经络之名,属足厥阴肝经,章门为脾之募穴;八个会议点的肮脏会议;也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点。

2.别名

长平穴、外威穴、奇伟穴、皮目穴、肘穴、肘尖穴、后章门穴和李记穴

3.来源

脉经

4、主治疾病

章门穴的功效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肠鸣、腹泻、呕吐、乏力、胸胁疼痛、黄疸、肿块、小儿疳积、背痛。

章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肝、肾等疾病,如口干、呛咳、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肿块堆积、肠鸣腹泻、慢性痢疾、便秘、消瘦、疝气、血尿、白浊、腰痛、中风、胸胁胀满、惊风、咳嗽、喘息、四肢

现代用章门穴治疗肝脾肿大、肝炎、肠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高血压、膈肌痉挛、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腹膜炎、肠疝、膀胱炎、肾炎等。

章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胸胁疼痛、腹胀、肠鸣、呕吐、腹泻、肿块、腰背痛、肝脾肿大、消化不良。

此穴为臧水穴,治五脏之疾。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腹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营养不良。

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疼痛、腹膜炎、烦躁、胸闷、乏力、背痛。

5.穴位分析

章门是经脉的名称。出脉经。别名昌平,威胁性,季节性威胁。属于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集点;八个会议点的肮脏会议;也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点。章与“障”字相同,门为门户。此穴受季节威胁,犹如屏障脏腑之门,故名。

章门穴的选择方法

章门穴简单位置:侧腹,第十一肋游离端下。侧卧,举起你的手臂去拿。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是该穴。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闭合腋弯肘时,为肘尖处的点。

章门穴的解剖位置

有内外斜肌和腹横肌;肋间动脉有终末支;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分布;右侧为肝下缘,左侧为脾下缘。

章门穴以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肌筋膜及腹腔筋膜下。皮肤由第11和第12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分布。所有上述肌肉均由第五对至第十二对胸神经前支、髂腹下社会经济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腧穴下腹腔对应的器官是升结肠、小肠和降结肠。

分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第十肋间神经分布于其稍下方,第十肋间动脉终支穿过。

章门穴的治疗

针灸技术

治疗:感冒先泻后补,或刺出血或艾灸,热了就出水或拉肚子。

针灸方法

一般斜刺为0.5 ~ 0.8寸。此穴右侧在肝右叶前,左侧在脾下,故上内不可深刺。

直刺或斜刺0.5 ~ 1寸,不深刺。

斜刺0.5 ~ 0.8寸,侧腹感酸胀,可传至后腹壁。因为穴位的深层是肝脾所在的位置,所以肝脾肿大的患者不宜深刺,以免刺伤肝脾。

艾灸方法

艾炷灸5 ~ 9分钟,艾条灸10 ~ 20分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zhongyi/37448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带脉的作用与功效 带脉穴下一篇: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