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饮食养生>正文

猩红热后遗症

导语:文章目录一、猩红热后遗症二、 猩红热的治疗三、 猩红热的饮食注意猩红热后遗症1、猩红热后遗症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致病菌为化脓链球菌,急性猩红热发病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这是因为在急

文章目录一、猩红热后遗症二、 猩红热的治疗三、 猩红热的饮食注意

猩红热后遗症

1、猩红热后遗症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致病菌为化脓链球菌,急性猩红热发病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这是因为在急病期致病菌可以随血液的流动“流串”到其他器官,并导致该处的炎症。比如在关节,心脏,肾脏等,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 但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一样的。猩红热后遗症是很少发生的,妈妈不必担心猩红热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主要做好预防和及时治疗就能让疾病治愈。

2、猩红热是什么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3、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3.1、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3.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3.3、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猩红热的治疗

1、一般治疗:做好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足量静滴,疗程7~10天;重症病人加大青霉素用量,并予静脉注射,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有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药物。

3、居室应通风,有条件时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病儿应绝对卧床2~3周。

4、饮食可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在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清除鼻腔分泌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5、皮疹退后可出现皮肤脱屑,有痒感,要保持皮肤清洁。出疹期病儿皮肤瘙痒,如果抓破还会继发感染,可涂炉甘石洗剂或75%酒精。忌穿绒布或化纤内衣裤,以免加重瘙痒。

6、病愈后1个月内,定期到医院检查化验,及时发现并发症。

猩红热的饮食注意

1、 饮食应清淡,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伴有咽峡炎的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伴有疼痛,予以软食或流质饮食是很有必要的。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2、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3、病情好转可改为软饭。但仍应注意少油腻及无辛辣刺激的食物。

4、高烧注意补充水份,饮料、果蔬。

5、如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

6、总之,以上皮肤有痘疹类疾病患儿,饮食宜细、软、烂、少纤维素,并注意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猕猴桃 皖蜜猕猴桃的功效与作用下一篇:山桃子 红岗山桃子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