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 立克次氏体常见的种类
以下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四种立克次体:
1)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为短杆,0.8-2微米× 0.3-0.6微米,或长达4微米,单个或短链存在。人感染后,在10-14天潜伏期后突然出现头痛剧烈、全身疼痛、高热的症状,4-7天出现皮疹,尤其是出血性皮疹。其中一些还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其他实质性器官损害。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人口密集和昆虫繁盛的环境中更为严重。流行时,患者平均死亡率为20%,严重时可达70%。病原体通过人体虱子在人群中传播,因此杀灭虱子是预防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重要措施。
2)板栗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它的传播方式不同于立克次氏体。它的自然宿主是家鼠,主要通过鼠虱传播。如果老鼠死了,鼠虱就会离开老鼠,咬人吸人血,造成人体感染。
3)立克次氏体,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它最早是在美国落基山脉的蒙彼利拉山谷被发现的。当疾病流行时,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0%。立克次氏体寄生在蜱和蜱在自然界栖息的动物身上,人被蜱叮咬会生病。
4)恙虫病立克次体是恙虫病的病原体。这种疾病最初是在日本发现的。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省均有病例报告。在日本,患者的死亡率约为60%。这种病原体通过恙螨的叮咬侵入人体,随血液扩散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发育。储存病原体的动物是野生啮齿动物,通过螨虫传播。当你得了恙虫病,你首先会在咬的地方得一个溃疡,周围有红色的光晕,溃疡上面覆盖着黑色的焦痂。此外,还有皮疹,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肝、肺、脾等损伤症状。
因此,不同的立克次体会引起不同的疾病。但由于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治疗方法也有一些共性,如一般输液、良好护理、隔离等。药物治疗有一些相似之处。一般来说,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疗效较高。用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时,必须连续使用4周,否则容易复发。四环素类药物也是有效的,也可以用来治疗斑疹伤寒。
像其他疾病一样,立克次体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要预防此类疾病,和其他虫媒疾病一样,首先要控制和消灭中间或贮存宿主如昆虫,如灭鼠和灭虱。
近年来,随着立克次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旧的立克次体分类已不能全面反映立克次体中所有种属的全貌,于是基于遗传物质的立克次体新分类应运而生。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立克次体可分为两个亚组,α亚组包括立克次体、埃立克体、埃佩贝、考德里和巴尔通体;γ亚群包括柯克体和沃巴哈体。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种,如日本立克次体、查菲埃立克体、腺埃立克体、汉氏巴尔通体等。罗卡里玛的名字已经被巴尔通体所取代,因此战壕热的病原体也应该改名为巴尔通体。一种新的立克次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