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 婴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婴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孩子缺铁性贫血时,父母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会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危害?我们做什么呢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从医学概念上讲,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小儿体内贮存的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达30%。由于其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巨大影响,被卫生部列为四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铁需求大,孩子容易缺铁。对铁的需求正在增加。比如正常宝宝5个月的时候体重可以翻倍,1岁的时候体重可以增加3倍。每增加一公斤体重,身体需要增加35 ~ 45毫克铁,特别是4 ~ 5个月后,需要增加食物中铁的供应。
体内铁储存不足的胎儿在妊娠最后3个月从母亲那里获得的铁最多,足月新生儿体内可储存250 ~ 300 mg的铁,以满足其出生后4 ~ 5个月的生长发育需要。但早产儿、双胎、宫内失血、母亲孕期贫血摄入量减少等都可以引起胎儿铁贮量减少,出生后3 ~ 4个月即可出现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中的缺铁。婴幼儿以母乳或牛奶为主食,而人乳中铁含量为1.5 mg/L,牛奶中铁含量仅为1 mg/L,羊奶更少,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2% ~ 10%。如果这些孩子没有及时补充富含铁的辅食,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因挑食、偏食、拒绝吃蔬菜、过量摄入含有多种添加剂的小食品或缺乏整体营养而患缺铁性贫血。
铁的过量摄入和吸收障碍,可通过大量饮用生牛奶造成儿童肠道失血;婴儿每天排泄的铁比成人多三倍;消化道畸形、钩虫病、息肉、鼻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长期慢性出血性疾病,可使铁耗量增加一倍以上,引起贫血。此外,长期腹泻、呕吐、厌食、肠道吸收不良、反复急慢性感染等。,会导致铁的吸收不良和消耗增加,引起儿童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和症状
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特别是从6个月到2岁,其症状因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异。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通常是面色苍白,皮肤粘膜,特别是唇、口腔粘膜和甲床薄、干燥易脱落,皮肤干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指甲甚至扁平,甚至凹勺状;容易疲劳,行动慢,成长慢;大一点的孩子也会头晕、眩晕、耳鸣、心悸、气短。
髓外造血器官组织增生反应显示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异食癖、口腔炎、舌炎、吸收不良等。
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易怒、易怒或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记忆力丧失、智力低于同龄儿童以及学习成绩下降。
心血管系统症状包括缺氧和代谢功能增强。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加快、心悸气短、心脏增大等症状。
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功能和粒细胞杀伤能力下降,容易被感染。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检查方法
当患儿病史、喂养史、临床表现有问题时,带患儿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测,确认诊断。
血常规 诊断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查是首先和必要的。末梢血化验可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小于110克/升;平均红细胞容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