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经验百科>正文

大豆黄卷的功效作用

导语:大豆黄卷  (《本经》)  【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黄卷(崔禹锡《食经》),卷蘖(《食疗本草》),黄卷皮(《本草图经》),豆蘖(《纲目》),豆黄卷(《长沙药解

  大豆黄卷

  (《本经》)

  【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黄卷(崔禹锡《食经》),卷蘖(《食疗本草》),黄卷皮(《本草图经》),豆蘖(《纲目》),豆黄卷(《长沙药解》),菽蘖(《本经疏证》)。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植物形态参见“黑大豆”条。

  【制法】大豆黄卷:取黑大豆洗净,浸泡至外皮微皱,捞出,置竹箩内,上盖湿蒲包,每日淋水1~2次,促使发芽。至芽长1厘米时,取出摊在筐内,先置有风处吹至半干(防止脱壳)。再行晒干即成。制大豆黄卷:取大豆黄卷置锅内,加入用淡竹叶、灯芯草煎成之药汁共煮,至药汁吸尽后,取出晒干(每大豆黄卷100斤,用淡竹叶20两,灯芯草10两)。

  【药材】干燥种子呈椭圆形,稍扁,长0.7~1.2厘米,直径5~7毫米,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有横向皱纹或纵裂,多数破裂,露出黄白色的子叶。子叶两片,肥厚;胚根细长,伸出于种皮之外,长5~10毫米,极弯,淡褐色,硬脆易断。气无,味淡,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色黑褐、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崔禹锡《食经》:“味苦,生温。”

  【归经】入脾、胃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jingyan/5598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奶茶奶和茶比例是多少 自制奶茶奶和茶的比例是多少 街边的奶茶要少喝下一篇:菝葜叶的功效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