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经验百科>正文

小中风 小中风是什么引起的

导语:小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按急慢性分类,一般急性病易治,慢性病难诊,所以小中风一旦演变成慢性病就很难治疗了。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中风的症状和中风的自我治疗方法,以便及

小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按急慢性分类,一般急性病易治,慢性病难诊,所以小中风一旦演变成慢性病就很难治疗了。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中风的症状和中风的自我治疗方法,以便及时避免中风的发生。我们来详细看看专家是怎么说话的。以下是一些小中风患者的案例。可以参考中风的一些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供应大脑的动脉的短暂供血不足引起的,这导致相应动脉分布的脑组织中的暂时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局部症状和体征,如偏瘫、部分麻木和口齿不清。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女性。其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反复发作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即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往往是严重脑梗死的先兆。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重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有症状的症状突然开始,症状和体征根据受影响的动脉系统不同而不同,可持续2、3分钟至30分钟甚至更长,但不超过24小时,发作频率是可变的。有些几年发作1-2次的人,一天也发几次。2.颈内动脉缺血时,典型症状为同侧失明、对侧偏瘫、感觉异常。当主半球颈动脉缺血时,失语伴对侧偏瘫也是常见症状。3.当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时,表现为头晕、眩晕、行走不稳、头晕耳鸣,严重者出现迷糊、失明或复视、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异常、倾倒发作、构音障碍等。

诊断以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的突然、短期发作为基础,24小时内完全恢复,常有反复发作史;2.临床症状出现死板;3.间歇期无神经系统体征;4.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有脑动脉粥样硬化迹象;5.颅内压无升高,与癫痫、晕厥、内耳眩晕症相鉴别。

治疗原则: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疾病。2.抗凝治疗。3.血管扩张剂。4.降低血脂和血液粘度;5.血管手术,内膜切除和硬化斑块或血管成形术。6.对症治疗。

疗效评价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短时间内无发作。2.更好:症状体征消失,短时间内发作较少。3.没有恢复:发作次数和发作时的症状体征没有改善。

专家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出现,表明大脑中的一条小动脉微栓塞,血流量减少,局部脑组织缺血,导致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临床症状。之后由于脑血管本身的调节,脑缺血短时间好转,症状消失。医学研究认为,脑小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硬化内膜或心内膜脱落的碎小块流入脑小动脉或脑动脉本身硬化引起的。显然,如果上述原因得不到缓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会复发甚至完全阻断动脉,引起小中风。因此,其治疗不仅是为了治疗这种疾病,也是为了防止轻微中风的发生。阿司匹林和利康栓目前被认为是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有效;潘生丁可以和阿司匹林合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使用抗凝剂治疗,但存在严重出血的危险,需要医生随访和实验室监测;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一定不能使用强力降压药急剧降压,而应缓慢降压,维持在21.3KPa左右,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大面积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管手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球囊血管成形术、颅外颈内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这种手术在国内已经逐渐开展。

人民健康网温馨提示:以上是人民健康网提供的小中风详细介绍,祝您早日康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jingyan/34902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 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下一篇:幼儿急疹的护理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方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