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常识>正文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 中府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导语:胸壁上方,云门下方1寸,平至第一肋间隙,距前中线6寸。属于手太阴肺经,为该经络取穴。清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1.寒邪入肺、痰热阻肺、邪热伤肺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喉炎、面腹胀满、胃胀、身体不适。2.风寒湿阻或血瘀引起的胸痛、胸痛、肩背痛。1.配合顾、项英、舒菲,用针刺泻肺,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鼻塞流涕,或肺热过盛所致的鼻腔。2.针

胸壁上方,云门下方1寸,平至第一肋间隙,距前中线6寸。

属于手太阴肺经,为该经络取穴。

清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1.寒邪入肺、痰热阻肺、邪热伤肺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喉炎、面腹胀满、胃胀、身体不适。

2.风寒湿阻或血瘀引起的胸痛、胸痛、肩背痛。

1.配合顾、项英、舒菲,用针刺泻肺,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鼻塞流涕,或肺热过盛所致的鼻腔。

2.针刺泻下、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咽喉痒咳、痰少、鼻塞流涕、声音沉重或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等。

3.与风赤、合谷或曲赤、风门赤泽、针刺泻下等配伍,祛风清热,止咳,用于治疗咳嗽、咳嗽、痰粘、体热、咽痛口渴,或因风邪、出汗、舌苔白燥、脉浮等引起的头痛。

4.配以舒菲、太溪、大椎、空醉、针灸止泻、滋阴润肺、泻火止咳,治疗阴虚火旺、痰中带血、咯血、盗汗、赤潮热、易怒等症。

5.针泻结合风龙、赤泽、中脘,可化痰、祛浊、宣肺,治疗痰阻肺失宣所致的哮喘。

6.针刺结合太虚、舒菲、合谷、足三里、阴陵泉,用于补肺气、固表止喘,治疗肺气虚或肺脾气虚、气短、自汗、气短、面部和腹部肿胀。

7.配合中脘、舒天、合谷、针刺泻下、清肺止呕,可用于治疗肺胃热吐、食欲不振、腹胀等症。

8.与肩、大陀、天宗等配伍,针刺下法,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治疗风寒湿阻经络引起的肩背部疼痛。

9.与舒歌、三阴交穴、山中阿是穴同用,治疗瘀血或跌打瘀血引起的胸痛、胸痛、肩痛、背痛。

1.“苏文”:胸口的热度。

2.灵枢:主治皮肤疼痛、寒热、上喘、出汗、肩背咳嗽。

3.《黄帝唐明经》:主肺系急,胸痛,恶寒,胸满,善呕吐,胸热,呼吸困难,追逆气相,唾液浑浊,肩出汗,面腹肿胀,胃不食,咽痛,胀气,胀气。

4.“备急用”:肺部充满威胁、呕吐、真气。海豚的腹部和腰部会引起疼痛。气满了吃不下。肌腱在手臂和胸部。再次:

腹部满是气急,转声。

5.《前进方毅》:身体又累又热,它死了。另外,它气得咳嗽起来,但是气短,吃得太饱了。

6.《太平盛辉方》:主肺急,胸满,气息颠倒,唾液浑浊,易噎,皮肤疼痛。

7《针灸文选》:治伤寒,胸热。

8.针灸大成:腹胀,四肢肿胀,不能进食,气喘胸满,肩背痛,呕吐,上气不接下气咳嗽,肺系急,肺寒而热,胸惊而胆热,呕吐,咳涎而鼻浊,汗出风出,皮肤疼痛肿胀,气短而卧不动,伤寒而胸热,尸横遍野。

9.《医学概论》:主喉关节痛,胸满寒痛,脸肿,呕吐,咳嗽,唾液浊涕,肩背疼痛,腹胀,不能吃不能喝。

10.“针灸”:治疗急性胸满,不睡少喘。

11.《经穴释义》:以泄胸热为主。还有:肺的肺病,气喘胸满,肩背疼痛,呕吐上气,肺系急性,肺寒热,胸痹,咳痰,风汗,皮肤疼痛,胸伤寒病,胆结石,飞尸。

肺肝病:胆热呕吐。

12.针灸亮点:调理肺气,滋阴清热。

13.“常用穴位临床运用”:辨证取穴,用泻法,宣肺益气;用补法补肺气,局部选穴:用泻法通胸络;用艾灸,温肺祛邪,温经通络。

14.针灸:泻胸热,清肺健脾。

15.《临床针灸》:清宣上胶,舒调肺气。

16.针灸穴位手册:宣肺止咳平喘。

17.针灸初探:宣肺止咳,滋阴清热。

18.《中医针灸经络腧穴》:清肺健脾,泻胸热。

19.“针灸穴位疗法”:清肺气,止咳平喘。

20.《腧穴临床应用集》:止咳平喘、清肺清热、益气健脾。

21.“新实用穴位”:宣肺止咳,理气宽胸,化痰散结。

22.“中医针灸穴位一体化”:清肺气、滋阴健脾。

23.新简明针灸:清上焦,益肺平喘。

24.《腧穴讲义》:清宣上胶,舒调肺气。

25.“针灸辨证论治”:宣肺止咳平喘。

26.《石学敏针灸》:清上气,益肺平喘。

27.《珍珠胶囊自然赋》:中国政府宣肺定咳喘。

28.传统实用针灸:宣肺止咳平喘。

29.临床常用的100穴经解:平肝止泻法、肺运水法、和胃降气法、通经活络法、滋阴调肺法、泻下法、宣肺清热法。

1.古代文献摘录

《苏文》:大陀、喻影、雀屏、北俞,这八个都是用来解暑的。

“备急”:水肿,中府咽喉肿痛,互使与合谷:杨娇中府。面腹浮肿:仲父,互使,合谷。还有,魂家和中府的主肺又冷又热,呼吸的时候睡不着,顶着上气咳嗽,呕吐,窒息,互相追逐。还是那句话:仓,中福,周

《针灸资生经》:传泥、中伏、破胡。

《百正赋》:胸口满是呛,还有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房子。

“地图经典之翼”:针刺如根、澄江、中伏、天门、剑经、中脘、祁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哮喘:灸中府、云门、天府、盖华、舒菲。

2.现代研究进展

在华景春用中服、凉门、关元、气海四味药治疗脾胃受损、元气亏损型胃下垂35例,治愈28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94.29%。

直向外刺0.3~0.5英寸或斜向外刺0.51.0英寸,不深向内刺;艾灸是可以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下一篇:云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云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