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中医养生>正文

如何锻炼骑自行车 九项短时训练骑自行车

导语:职业司机平均每周训练20-30小时,年骑行距离2-2.5万英里,远远超过美国人平均每年的驾驶路程。很多人误以为达到巅峰需要这个量的训练。但是如果你一周训练40个小时以上,然后临时抱佛脚2

职业司机平均每周训练20-30小时,年骑行距离2-2.5万英里,远远超过美国人平均每年的驾驶路程。很多人误以为达到巅峰需要这个量的训练。但是如果你一周训练40个小时以上,然后临时抱佛脚20个小时,最终你会筋疲力尽而不是突飞猛进。

优秀的成绩来源于良好的训练,包括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持续时间。长期稳定的努力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促进循环系统中毛细血管网的生长,使细胞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氧气,增强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

不要低估这不到两个小时的户外训练。运动科学表明,30-75分钟的骑行训练可以提高你的速度、步频和耐力。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需要混:一周一次的长途骑行——对于大多数车手来说,训练3个小时就够了——至少休息一天。其他时候,从以下训练方法中选择。

30-45分钟的培训

冲刺30秒热身10分钟,冲刺30秒,然后减速2、5分钟。坚持做12次,最后放慢速度让身体自然降温。不要背靠背训练或者一周训练两次以上。研究表明,30秒短跑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即在身体极限下的最大耗氧量。一项研究发现,通过30秒的间歇训练,有经验的司机可以在四周内将最大摄氧量提高3%,将40公里计时赛的速度提高4%以上。

提高踏频热身五分钟,换一个小档,保持上半身平稳,踏频尽量快一分钟,恢复三分钟,做6-8组,最后让身体自然降温。随着训练变得更加容易,需要逐渐增加训练时长,减少恢复时间。因为双腿都容易疲劳,心血管系统更有弹性,更容易恢复,所以把训练从双腿转移到心血管系统会提高效率。如果平时用大齿盘,要适应高踏频需要一段时间。

悠哉悠哉的骑行。还记得你上一次把脚放在车上像个孩子一样骑来骑去吗?抛开码表和规划好的路线,跳上自行车四处走走。就在家附近,享受微风,享受美丽的草坪,感受休闲小径上迷人的风景和花朵。这样放松的活动,可以放松双腿,恢复体力,让你感到快乐和精力充沛。

45-60分钟的培训

三重挑战热身15分钟,然后增加强度至9级(自我感觉疲劳等级,共10级),在此强度下坚持3分钟,恢复3分钟,重复2次以上。以中速结束训练,让身体自然冷却。最大摄氧量是体能的上限。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你需要用这种方式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尽量让肺部燃烧,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耗氧量。

攀岩训练有两种方法。

1.在标准山路上反复训练。热身10-15分钟,找一座5分钟左右就能爬上去的山,尽量骑上去,保持最大踩踏频率或者保持极限状态(RPE7)。下坡时花3分钟恢复。重复5次,休息。

第二,采用更有机的方法。计划一条10-15英里的自行车路线,包括4-6座山。爬山的时候要努力爬,两座山之间要适度骑行。俗话说,山让你更强大。

超过极限,热身10-15分钟,加大强度,达到RPE8,坚持5-6分钟。将强度降低到RPE6以下5分钟。做3或4组。两组之间,你不会有完全恢复的感觉。最后让身体自然降温。这个训练强度需要你不断输出最大的体力,这个时候你可以产生更多的乳酸,而你的身体无法完全吸收。高强度骑行要求你积极发力,双腿持久。这个训练是为了提高耐力。

60-75分钟的培训

速度训练热身10分钟,提高速度,达到与40公里计时赛相同的可持续速度(强度约为PRE7)。坚持15分钟,然后降档,放松3分钟,重复2次以上。随着训练的深入,身体越来越强壮,需要增加训练时间,减少恢复时间,最后增加到一个小时。攀岩时你会更强,缩短与对手的差距——保持高强度的体能输出。

速度训练使细胞更高效地产生能量,提高体能极限,增强耐力。

午休找几个朋友,最好是午饭时间,溜出去锻炼一下自己的负重能力。分不同的队列骑行:可以单排骑行,也可以尝试双排或者单双结合。互相挑战,看看谁是短跑之王,谁是登山冠军。这样的小团队骑行,可以锻炼平衡能力、骑行技巧、负重能力、解读对手预测能力、团队竞争策略。另外,它充满了乐趣。

在稳定状态下,在中等强度(RPE6)下骑行一小时以上。这种实力很难维持。确保呼吸均匀,腿部没有烧灼感。该方法提高了脂肪利用能力,减少了对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依赖,增强了耐力。渐渐地,你会骑得更远,即使不减速也感觉更舒服,稳定得更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zhongyi/4920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夏季如何排毒 排毒的5种锻炼方法下一篇:乒乓球的赛制是怎样的 国球乒乓球赛制解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