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 桑菊饮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芦根15g、菊花12g、桑叶9g、连翘9g、杏仁9g、甘草3g、桔梗8g、薄荷3g。
水煎服。
药方中,桑叶宣肺气,通肺络,菊花叶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苦中带苦,宣肺止咳;连翘、薄荷为辅药,芦根、甘草为辅药。全方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的表证。
这个配方有消炎、退烧、止咳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其汤证要点为发热、咳嗽、微渴。
本方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结膜炎、急性支气管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药疹、蜗牛日光性皮炎、浅表点状角膜炎、急性喉炎、急性根尖周炎等。,但经常咳嗽是必要的。体热低,痰少,口干舌燥,苔薄白,脉微。
1.小儿瘰疬,宜宣肺健脾,化痰散结。
主方是炒川楝子、炒山楂、荔枝核。
盗汗、体虚、烦躁者加角山栀子、蝉、牡蛎、百部。2.支气管扩张应采用祛风解表、清热宣肺的方法治疗。
主方是去桔梗,加鱼腥草30g,浙贝母20g。
哮喘严重者,加银杏15克,厚朴10克。胸痛严重者,加瓜蒌皮20克,郁金15克。3.百日咳以祛风清热为主,肺痰以此方及治嗽散为主。对于有严重发热和咳嗽的人,麻杏石干汤可用作辛凉剂。痰稠难咳者,加黛葛粉10 g,瓜蒌10g。痰黄者加竹沥、浙贝母。若痰多大便干,加全瓜蒌。咽喉痛者加知了、牛膝。
4.急性支气管炎应采用祛风清热、宣肺止咳的方法治疗。
主方是去桔梗、薄荷、甘草各10g,加佛手粉、前胡、浙贝母,陈皮8g。
咳嗽剧烈、哮喘快速者,加桑白皮、射干。喉咙痛、声音嘶哑者加玄参、牛蒡。热症状严重者加金银花、鱼腥草。咳嗽黄稠者,加瓜蒌皮、天竺黄。如果痰多黏腻,咽喉难咳,炒紫菀、麦冬。
5.药疹要清热解毒,祛风透邪。
白虎汤合方:石膏30克,徐长卿、萆薢各15克,桑叶、连翘、知母、黄芩、大黄、甘草各9克为主方。
6.日光性皮炎应采用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方法治疗。
本方以板蓝根、大青叶30克、桑叶、菊花、玄参15克、黄芩、黄连、牛蒡子、僵蚕9克、陈皮、升麻6克、甘草3克为主方。
7.浅表点状角膜炎的治疗应祛风清热。主方为去除桔梗、芦苇,加入决明子12g、防风10g、羌活10g、栀子10g、蝉蜕6g、甘草3g。
8.急性喉炎应采用祛风清热、宣肺开音的方法治疗。
主方为蝉蜕、前胡、牛蒡,各12克。
咳嗽黄稠者,加瓜蒌、浮石各15克,清热化痰,止咳。
9.急性根尖周炎应采用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的方法治疗。
该方剂以石膏、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桑叶、地黄、丹皮、连翘、紫花地丁各12克,菊花9克,露蜂房、甘草各6克为主方进行了改进。
10.小儿遗尿症,宜以清上之源,使立州渎。
以柴胡、鹿角粉、橘核、桑朴翘为主方。
11.急性肾炎应从疏散风热、宣肺利水治疗。
主方为芦根、菊花,茵陈、泽泻、扁蓄、生地、麦冬。
血压高,加石决明、牛膝平肝潜阳。
1.肺热咳嗽黄稠者,加瓜蒌、瓜蒌、贝母。
2.发热者加石膏、黄芩。
3.咽喉痛患者加金银花、大青叶、山豆根。
4.急性结膜炎加蒲公英、金银花、黄连。
5.日本脑炎加牛蒡金银花。热,如石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