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中医养生>正文

蛔虫病治疗方法

导语:文章目录一、蛔虫病治疗方法二、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三、治疗蛔虫病的偏方蛔虫病治疗方法1、蛔虫病治疗方法1.1、苯咪唑类药: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一次顿服。1.2、丙硫苯咪唑(亦称丙硫咪唑

文章目录一、蛔虫病治疗方法二、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三、治疗蛔虫病的偏方

蛔虫病治疗方法

1、蛔虫病治疗方法

1.1、苯咪唑类药: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一次顿服。

1.2、丙硫苯咪唑(亦称丙硫咪唑,扑尔虫):用法:成人400mg,一次顿服,转阴率100%。

1.3、甲苯咪唑: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

1.4、左旋咪唑: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

1.5、丙氧咪唑(奥苯达唑):用量:成人400mg/日,半空腹1次服用,连用2~3天。

1.6、噻咪啶(抗虫灵):用量:双羟萘酸噻咪啶成人一次1.2~1.5g,睡前顿服,疗程1~2天。

2、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2.1、儿童、青少年多见,常有驱蛔虫史。

2.2、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间歇期宛如常人。

2.3、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

2.4、后期有胆管炎及各种并发症表现。

2.5、腹肌软,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病。

2.6、间歇期无体征。

2.7、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

3、蛔虫病的诊断方法

3.1、阵发性脐周腹痛,常骤然发作,痛无定处,可自行缓解。

3.2、可有发热、咳嗽或哮喘,痰中带血,皮肤出现风团,寐中磨牙,流涎,鼻痒。病久面黄肌瘦,神情烦躁,吐出蛔虫或排出蛔虫。

3.3、巩膜可见蓝斑,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唇内侧有白色粟粒状小点,指甲花斑,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蛔虫团,时聚时散。

3.4、有饮食不洁及吐蛔、排蛔史。

3.5、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3.6、可出现蛔撅(胆道蛔虫)、肠结(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蛔虫症好治不好防。好治是说优质的驱虫药疗效好,驱虫药物种类很多,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患儿在服用驱虫药物期间,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油腻食品。一般的蛔虫药毒性都比较小,但服用后仍可能会有头疼、呕吐等症状。

不好防是说蛔虫卵经过许多途径都能进入人的肠道,例如经过污染的食物、污染的双手、污染的水源,都能造成感染。所以预防初次感染、重复感染都很重要。

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绝蛔虫病,如消灭苍蝇、蟑螂,做好粪便的管理、水源管理和食物管理,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坚持洗手,常剪指甲,不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或用消毒液浸泡。如能认真做到这些,就不会再感染蛔虫卵。

治疗蛔虫病的偏方

1、桃叶汁饮。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2、胡椒绿豆散。胡椒、绿豆各4大粒

组成:胡椒、绿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3、香榧子丸。组成:香榧150克。

用法: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

4、梅椒煎子。组成:花椒10克,乌梅15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每日1剂两煎,分次服。

功效:安驱蛔虫。

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胁部疼痛较剧,恶心呕吐,辗转不安。

附注:乌梅能使胆囊收缩,可促使蛔虫从胆道内排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栀子果 栀子果的功效与作用下一篇:芦根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