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一般长在哪 骨瘤长在什么部位 骨瘤有哪些症状
一、骨瘤的发病位置
最常见的肿瘤是大腿骨和小腿骨,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体细胞瘤较少,如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软骨肉瘤等。脊索瘤主要发生在脊柱,尤其是骶骨,软骨瘤多发生在手脚的所有骨骼。骨肿瘤多见于男性,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和脊索瘤。男女比例约为1.5:1。
从发病年龄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在10-20岁,第二个高峰在壮年以后,后者主要是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有一半发生在10-20岁,尤其是骨肉瘤患者,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段,这表明恶性骨肿瘤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且危害较大。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因为治疗上没有重大突破,预后差。原发性骨癌比较罕见,占美国百年来所有确诊癌症的不到1%。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骨骼的继发性癌症很常见。
原发性骨癌通常影响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比同龄人高的人。主要类型骨肉瘤,占所有原发骨癌的近60%;容易侵犯骨骼发育迅速的青少年。尤文肉瘤起源于骨髓,多发生于5-9岁儿童和20-30岁青壮年。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中年人容易侵犯。其他罕见类型的骨癌发生在成人身上,包括纤维肉瘤、恶性巨细胞瘤和恶性肿瘤。
原发性骨癌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先进的检测和治疗方法已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70%以上。治愈的可能性大多取决于肿瘤发现的早晚和肿瘤转移的速度。继发性骨癌的生存率各不相同。良性肿瘤通常会成为长期健康的危险信号。继发性骨肿瘤多发生在中老年,41-60岁年龄段占一半以上。
最常见的部位是躯干骨,大腿骨和上臂骨近端向心。继发性骨肿瘤的位置有时与原发性肿瘤有关。如乳腺癌转移多见于胸椎和肱骨近端;甲状腺癌转移多见于颈椎和颅骨。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的转移在骨盆骨和腰椎更常见。肺癌转移多见于肋骨和肘、膝远端骨。二者有时无密切关系,有时发现继发性骨肿瘤后,原发肿瘤无临床表现;或者继发性骨肿瘤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原发性肿瘤是永远找不到的,因为有的时候癌细胞分化很差或者根本没有分化,所以不可能研究确定继发性骨肿瘤来自哪里,属于什么性质。
二、骨瘤的症状表现
发病率仅次于骨软骨瘤,多见于儿童,多见于男性。生长缓慢,症状轻微。没有恶变的倾向。
多发生于颅骨,偶有发生于面骨和下颌骨,可分为致密骨瘤和松质骨瘤。
致密骨瘤发生在颅面骨表面,局部隆起,发生在颅内板。如果肿瘤突出,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头晕,头痛,甚至癫痫。
骨癌瘤通常发生在长骨端轴和骨骺连接处的软骨中。随着管状骨长度的增加,骨瘤也有不同的形态变化。
一般全身骨骼成熟就停止生长了。但在发育过程中,如果骨肿瘤引起骨压缩,仍可引起异常生长。
骨瘤偶尔发生在软组织,但被认为是错构瘤,而不是真正的骨瘤。
第二,影像诊断
致密骨瘤呈隆起状,外部光滑,颅骨骨瘤呈宽波状基底。内板患者,内板增厚。骨密度增加均匀,骨质破坏和骨化程度往往不一致。
骨疣通常有蒂,软骨钙化,呈菜花状。
三、骨瘤的治疗方法
骨瘤发展缓慢,无症状的患者可以很大程度上不被发现,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长得快,已经引起良性畸形或压迫症状,或者成年后继续生长,可以手术切除。
外科疗法
良性骨瘤或肿瘤样病变主要是刮宫或切除。手术应彻底,避免复发或恶变,但应尽可能保留肢体功能。对于恶性肿瘤,应以挽救生命为主,只有在不降低低生存率的前提下,才能考虑保肢问题。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刮宫、切除、截肢、断肢切除及骨肿瘤远端再植、截肢、关节截肢等。
1.刮削是将含有肿瘤的骨壁切开,刮去肿瘤组织。本手术适用于掌指骨内生软骨瘤、骨囊肿、骨嗜酸性肉芽肿和骨小规模巨细胞瘤。肿瘤刮除后留下的空腔可用植骨填充。
2.切除是将突出骨外的肿瘤从其基部切除的手术,主要适用于骨软骨瘤。切除应包括肿瘤的软骨帽、帽周围的纤维组织和所有基底。
3.切除是切除肿瘤所在的骨头的整个部分。适用于破坏范围大的巨细胞瘤和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一些低度恶性肿瘤。轴取出后留下的一些缺损不需要修复,如近端腓骨和远端尺骨,但大多数需要用人工关节、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修复。
4.肿瘤肢体切除和远端再植是断肢再植的新发展。切除肿瘤所在的整个肢体,包括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和骨骼,然后将远端肢体移植到近端。本手术适用于上肢低度恶性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5.截肢或关节截肢是一种致残手术,在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研究和充分的讨论。手术的目的是挽救生命,所以一旦决定,就要在不耽误时间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对于伴有内脏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如果局部肿瘤巨大,疼痛严重,也可以进行姑息性截肢,以减轻疼痛。
放射治疗
根据对辐射的敏感性,肿瘤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不敏感。但是敏感和不敏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为了便于放射治疗的选择,骨肿瘤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术后放疗:如果椎体巨细胞瘤手术不彻底,可以用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切除脊索瘤或骶尾部滑膜肉瘤后也可进行放疗,以防止复发。
2.适合放疗的:恶性骨肿瘤中的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单灶、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中的血管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等都适合放疗。
3.姑息性放疗:放疗可以控制不能手术切除的躯干骨肉瘤的生长。放射治疗也可以减轻疼痛,有时还可以限制骨转移瘤的生长。
4.禁止放疗:良性肿瘤禁止放疗,上述几种适合放疗的患者除外。
放射治疗可以用深x光机进行,钴60产生的A射线具有穿透力强、皮肤损伤轻的特点,因此应用广泛。此外,放射性同位素磷32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金198可用于治疗胸内转移。
四、骨瘤的预防措施
医学上,骨肿瘤的预防与物理因素有关,如电离辐射、人工紫外线、室内污染、电磁辐射、骨损伤等。尤其是化工工人或核企业,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致癌危险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减少与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从而降低骨肿瘤的发病率。
1.电离辐射可引起骨肿瘤,主要是内部辐射,尤其是对骨友好的放射性核素。接触镭的工人包括发光涂料工人、化学工人和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镭药物的病人。防止电离辐射污染的主要措施是,核企业的厂址应选在合适的区域并进行检测,工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应安全,废水和废气应净化,相关行业的医疗科研工作者和工作人员应增强防范意识,采取防护措施。
2.天然和人工的紫外线都会导致皮肤癌,所以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或者穿合适的衣服、戴防护眼镜、防晒霜等。户外活动期间应该减少。
3.氡的核辐射也是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致癌因素。选择建筑材料时,要注意尽量使室内空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气扇。
4.对于手机、电脑、电视、微波产品的电磁辐射,尽量使用有线电话。使用电脑时,应该离屏幕一臂远。不要等太久才看电视。
5.损伤和骨肿瘤损伤可能和骨肿瘤有关。比如骨巨细胞瘤虽然病因不明,但有些病例发病前有外伤史。此外,手足软组织肿瘤中的表皮样囊肿、黄色瘤、血管球瘤、黏液囊肿、滑膜瘤、化脓性肉芽肿、恶性黑色素瘤,怀疑与局部外伤有关。可见,预防损伤也是预防骨肿瘤的一部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