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人群养生>正文

大姨妈少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月经量少怎么办

导语:很多女性来月经的时候胃疼,月经少,颜色黑。有人说是月经前后用冷水造成的,但也有人不使用冷水。那么,月经少,颜色黑是怎么回事?怎么调节月经量?我们来看看。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月经通常是大多数女性关注和纠结的问题。对于月经不调,大家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朋友都在问月经量少,颜色黑。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1.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主要是后脑勺-垂体-卵巢轴功能不稳定或有缺陷,即月经病。2.器质性疾

很多女性来月经的时候胃疼,月经少,颜色黑。有人说是月经前后用冷水造成的,但也有人不使用冷水。那么,月经少,颜色黑是怎么回事?怎么调节月经量?我们来看看。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

月经通常是大多数女性关注和纠结的问题。对于月经不调,大家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朋友都在问月经量少,颜色黑。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1.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主要是后脑勺-垂体-卵巢轴功能不稳定或有缺陷,即月经病。

2.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如阴道炎症、内分泌紊乱、宫颈炎、盆腔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

3.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黑:月经量少,周期不定,色黑、苍白、消瘦,或腰酸或经常头晕,有时身体疲倦,面色苍白或蜡黄,舌淡脉弱。

4、气滞血瘀导致月经颜色发黑:月经前后,月经量多或少,颜色紫红色,有血块,经血不畅,或小腹疼痛,乳房胀痛,胃闷,舌质紫或瘀点,苔薄白或黄,脉弦或涩。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5.肾虚导致女性月经黑。月经周期不定,量少,颜色淡红或暗红,质稀。腰膝酸软,脚跟疼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发冷,或夜尿。舌淡,脉弱或晚。治肾调经。

6.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时,其实是气滞血瘀所致,经期经血长时间聚集在宫腔内。月经量少是指月经期间月经量少于正常人,多由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痰阻等原因引起。

7.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私处的卫生和清洁。月经期间不要同房。同时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寒冷刺激,不要过度劳累。月经多的女性朋友不宜吃红糖

月经量少怎么办

月经量少、色黑的主要原因是肾虚、月经不调、经期护理不当等。因此,平时选择合适的棉质内衣,定期对内衣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改善月经量少、颜色黑的症状。具体来说,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月经量少、颜色黑的问题:

1.血虚治疗:养血调经。

处方:加味八珍汤。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地黄12克仙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脾虚少食者加砂仁3克陈皮6克;经期要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若四肢不温,加桂枝6克;小腹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根9克。2.肾虚治疗:补肾养血调经。

药方:归神丸。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地黄10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脾脏10克,补骨脂9克,经期加姜黄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子片9克,乌药9克。

月经量少怎么艾灸调理

月经量少,用艾灸分型治疗。主要分为血虚、肾虚、血寒、气滞。

1.血虚型:艾灸治疗选择五穴:钟山、关元、子宫、内关、涌泉穴。小腹、关元、子宫、内关采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穴可灸中华沈雪穴,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2.肾虚型:艾灸应从补肾养血入手,选择三个穴位,即八髎穴、会来穴、三阴交穴。小腹部用艾灸,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在每个穴位进行艾灸。

3.血寒型:温经散寒调经。灸点选择:关元、八髎、三阴交、足三里。这四个穴位采用隔姜灸,每个穴位持续20分钟,每天两次。

4.气滞型:艾青棒温和灸取关元、命门、剑经、太冲、剑经、太冲,艾青棒温和灸或伴灸取关元、命门。每日一次以上穴位艾灸,每次15分钟,艾灸时打嗝或排气为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香樟树的作用 香樟树的香味有害吗?香樟树的香味有没有害下一篇:腋臭治疗 狐臭怎么治疗?狐臭怎么治疗最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