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阳虚第一方 脾虚的食疗方
1.脾虚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10克。粳米用适量清水煮至90%成熟,加入葡萄干,一起炖至淡。
②红薯
俗称地瓜、地瓜、地瓜。具有健脾养血、益气通便的功效。《饮食谱·趣味》说:“烹食补脾胃,益气,御风御寒,益色。”《纲要》认为,红薯能“补中温,暖胃养肥五脏”。脾虚者可以以红薯为主食,经常食用。
③枣
性温,一旦入味,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的作用。早在两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枣保脾”的记载。李时珍说“枣是脾之果,脾病宜食。”对于脾虚、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最好经常服用大枣
山药、白术、意大利大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也可以用来加强脾脏,通常生长在地下深处。用它们煮粥,里脊或者单独煮。如果放一点荷叶,效果会更好。
2.脾胃虚弱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都会损伤脾胃。
2.情感因素。心情不好会导致食欲不振、腹满、嗳气、消化不良,而心情好则有利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3.生活因素。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或者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的地方,也会影响脾胃功能。
3.脾胃虚弱可以从哪些方面调养
第一,正确用药。
中医脾胃虚弱有三种类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1.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腹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饱胀、大便腹泻、面色萎黄。脾胃虚弱者,可服用沈凌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2.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脘痛,食寒食腻腹痛腹泻,大便溏泄。附子理中丸可用于脾阳虚。
3.胃阴不足主要表现为虚火致炎、口干、易饥、胃酸、隐痛不适、舌生疮等。胃阴不足可服用参美养胃颗粒。
第二,注意饮食调养。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是“护胃”的前提。
1、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
饮食要规律,三餐要规律,定量,不能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粥;少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硬黏的食物,尽量少吃冷食。
2.健脾养胃常用食品。
(1)粳米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世鉴本草》有记载:“粳米能补脾,益五脏,强筋止泻,但粳米的贡献是第一位的。
②薏米俗称薏米、六谷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李明世贞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也有“甘味可入脾补脾”的记载。
③白扁豆味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说:“白扁豆性温,可中和,脾谷也。止泻暖脾胃。”最好是脾虚,呕吐,食少,小儿脾虚积多,女子脾虚。
④大枣性温,味甘,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作用。李明世贞说“枣是脾之果,脾病宜食”脾虚便溏、胃弱、气血不足者,宜勤服大枣。
3.简单实用的药膳。
(1)胡萝卜米粥米饭100克,胡萝卜50克,米饭煮成粥,然后加入胡萝卜煮透,具有健脾暖胃的作用。
②糯米麦片粥50克,麦粒60克,煮成粥后加入适量糖,调味。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③芡实粥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将前两种口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软烂,然后加入适量的米饭,继续煮成粥,分别服用。具有健脾除湿、敛肠止泻的功效。
第三,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胃肠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延缓消化系统的衰老。
1.脚趾按摩。每天顺时针按摩足趾腹40~80次,以第二足趾为主,对缓解胃痛、养胃很有好处。
2.每天睡觉后,用热敷搓手,将热敷的手掌贴在腹部和肚脐上,稍减热度,顺时针搓揉30 ~ 40次。
3.腹部按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双手手掌放在肚脐上,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按压60次或直至腹部感到发热。之后用手指点击足三里点。
第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放松、乐观的情绪可以平衡阴阳,保持气血畅通,保持清醒,保持身体健康或促进疾病的恢复。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在快乐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功能增强,人体内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排泄得到调节,维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如果能坚持以上几项,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会不断改善,脾胃虚弱会逐渐改善痊愈。
4.你知道多少调理脾胃的按摩方法
1.按摩疗法
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儿童,但对成人同样有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口臭、腹胀、胃痛、腹泻、不适和疲劳的患者。每天揉一两次,1周后见效。
操作方法
先轻轻按摩背部几次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托起背部中间的皮肤,双手沿脊柱自下而上交替向前扭动。
每三次抬皮,称为“三捏一法”。捏皮的量和提力的大小要合适,不能转动;直着走,不要歪斜。
2.跪求肚脐
用一只手掌或掌根贴住肚脐,另一只手按压手背,顺时针旋转揉捏,每次5分钟左右,每天1-2次。
此法温阳散寒,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者。
3.擦小腹
双手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搓揉,直至发烫。腹胀腹痛的患者可以选择,每天2 ~ 5次。
天枢穴在肚脐旁2寸。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这一点,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和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食物堆积、呕吐、腹泻和便秘。
4.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重要穴位,位于膝外及膝下。每日揉捏50 ~ 100次,可健脾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型脾胃虚弱。
5.什么样的偏方可以调理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不能乱用。脾胃虚弱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和胃阴虚。脾气虚的主要症状是气短、头晕、大便腹泻、易出血、血色苍白,甚至脸色肮脏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食寒油腻食物腹痛腹泻,大便溏泄;胃气不足主要表现为腹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饱胀。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的方剂
第一方
羊肉和白酒适量。
羊肉煮得不好。加酒拌匀。
阳虚、脾胃虚弱、肌肉萎缩、产后疲劳。
总有风灾。疥疮不宜使用。
方2
绿茶1g,浮小麦200g,大枣30g,莲子25g,生甘草10g。
最后四种食材加水1500 ml,炒至浮麦成熟,再加入绿茶,每次100 ml,每天3-4次,然后再煎煮。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
方3
茯苓60g,白酒500ml。
浸泡密封7天以上,每晚睡前喝1杯。
脾虚运气,肢体营养不良,肌肉麻痹,头重脚轻,甚至消瘦。
6.脾胃虚弱有哪些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日常调理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0个原则。
1.适宜温度:饮食的温度应该是“不冷不热”。
2.少吃腌制食品:这些食品含盐量多,含有一些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3.注意防寒:胃里着凉后会损害胃的功能,所以注意保持胃的温暖,不要着凉。
4.细嚼慢咽:减轻肠胃负担。咀嚼食物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越多,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5.少吃油炸食品:因为这类食品不易消化,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血脂升高,对身体不好。
6.少吃冷刺激性食物:冷刺激性食物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7.定时定量:每餐适量进食,一日三餐定时进食。到了规定的时间,不管饿不饿,都要主动吃饭,避免暴饮暴食。
8.饮水时机:饮水的最佳时间是从早上空开始,每顿饭前一小时。饭后立即喝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避免刺激:不要吸烟,因为吸烟会使胃内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供血,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诱发脾胃虚弱。少喝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0.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保持胃液中正常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有效地发挥胃的作用,保护胃,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补充:避免因脾胃虚弱而吃“生冷硬”,多吃小米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