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常识>正文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表现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的7大典型症状

导语: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家长要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典型特征,发现婴儿有异常表现,及时治疗。一、新生儿败血症是如何形成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细菌感染的过程,可在母亲体内形成,也可在出生后自发感染。孕妇有细菌感染史时,要预防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感染细菌。如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家长要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典型特征,发现婴儿有异常表现,及时治疗。

一、新生儿败血症是如何形成的?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细菌感染的过程,可在母亲体内形成,也可在出生后自发感染。孕妇有细菌感染史时,要预防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感染细菌。如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通过产道上升进入羊膜腔,胎儿可患肺炎、肠胃炎、中耳炎等。由于吸入或吞咽被污染的羊水,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因此,孕妇在孕期尽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免引起细菌感染,妇科炎症发生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宫内感染,危及儿童健康。

另外,新生儿出生后的感染主要来源于脐带感染,因为新生儿的脐带在两周内脱落。脐窝伤口未被皮肤覆盖,血管未闭合,有时有出血。另外,肚脐容易积水,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引起脐炎。如果细菌由此进入血液,也可能发生败血症。所以预防措施是每天检查孩子的肚脐,保持干净干燥,避免被大小便污染,75%酒精消毒,避免使用痱子粉,防止感染。很多人说,孩子脐带脱落,黄疸就会上升。然而,父母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状况。如果症状不对,要及时就医。

二、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疾病,死亡率很高。由于缺乏特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应重视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防止胎儿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和复苏设备应严格消毒;对早期断水、产程过长、出生后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在做新生儿护理工作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皮肤、粘膜和肚脐免受感染或损伤,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吸奶量减少、反应不佳、哭闹声低、面色灰白、脸色苍白、皮肤黄疸加深、体重无增加、体温波动等情况,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带他去医院治疗。

三、新生儿败血症的七个典型特征

1.吃奶减少吮吸无力

新生儿吃奶少,好像不知道饿,吸奶时间短且无力,吃奶容易噎着。

2.哭声低到“猫叫”

脓毒性婴儿往往不哭,或者只哭几声,哭声低。

3、体温不升,手脚冰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不是体温高,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和5℃以下,宝宝手脚冰凉。

4、全身虚弱,四肢活动少

新生儿屈肌紧张度高,四肢屈伸,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握住手指;败血症的宝宝四肢无力,全身无力。如果拉他的上肢,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自然会掉下来,手也抓不住你的手指,四肢也很少动。

5.低反应和困倦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以做出适当的反应,如醒来、看、微笑等。败血症婴儿的特点是反应能力低,精神萎靡或嗜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逐渐消退,而新生儿败血症生理性黄疸不消退,而是加重,或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加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一个合理的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出生后3 ~ 4天最明显,下降率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然后在出生后7 ~ 10天逐渐恢复到出生体重。之后宝宝体重每天会增加50克左右,满月的时候会超过750克。而败血症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超出正常范围,在增重期没有增重。

新生儿败血症的严重“五无”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没有“典型”症状,但有“重疾”的“五无”,即不吃不哭不动不热不红润。“五无”症状不是同时出现的,要注意一两个症状,不能轻易放过。

它很常见,有时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唯一表现。当婴儿生理性黄疸在5-7天后应逐渐消退时,会加重,或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黄疸时,应先怀疑败血症的可能性。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可有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脑膜炎、肝肾脓肿、腹膜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有深黄疸、高热、惊厥、嗜睡或昏迷、全身出血等症状。

专家提示:发现新生儿有“五不”严重症状之一,要尽早送到医院治疗。败血症住院时间较长,用药也多,在人力、经费上要作好准备。宝宝病情好转时,不要要求提前出院,否则会因为抗生素应用疗程不足而使败血症死灰复燃。母亲的母乳要设法保留住,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送到病室里请护士喂给宝宝吃,这样既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和疾病恢复,又可保住母乳不退掉,以便宝宝病愈出院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新生儿脐带怎么护理 新生儿肚脐如何护理 脐带护理牢记三原则下一篇:石英表和机械表哪种好 机械表和石英表哪个好 机械表贵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