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中医养生>正文

毛毡草的功效与作用和营养价值

导语:【拼音名】Máo Zhān Cǎo【别名】臭草、鹅掌风、走马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毡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拼音名】Máo Zhān Cǎo

【别名】臭草、鹅掌风、走马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毡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Ergeron hieracifolium D. Don;Conyza hieracifoli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晾干。

【原形态】毛毡草 草本,高50-150cm。茎上部有分枝,具条棱,被开展的必绢毛状长柔毛,并杂有头状具柄腺毛,在上部和花序轴被毛更密,节间长1-2cm。叶主要茎生,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cm。宽2-3.5cm,先端短尖或小凸尖,基产渐狭下延,近无柄,边缘有硬尖齿,上面被白色短毛,下面被密绢毛状绒毛或绵毛;上部叶较小,无柄,长2-4cm,宽0.4-1.5cm,两面被白色密绵毛或丝光毛,边缘尖齿。头状花序多数2-7个簇生,排列成穗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形或钟形;总苞片4-5层,上部淡紫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白色绒毛,中层线状长圆形,背面被疏毛,内层极狭,丝状;花托无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檐部5稀6浅裂,有疏毛和腺体。瘦果圆柱形,具棱10条,被毛;冠毛白色,糙毛状,易脱浇。花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草地或低山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泄泻;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珍母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和营养价值下一篇:白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和营养价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