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中医养生>正文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 柴胡疏肝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导语:柴胡疏肝散一、古代方剂介绍镜月全集。醋炒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白芍5g、炙甘草3g。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肝气郁结证。胁痛,或寒热,嗳气,腹

柴胡疏肝散

一、古代方剂介绍

镜月全集。

醋炒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白芍5g、炙甘草3g。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肝气郁结证。胁痛,或寒热,嗳气,腹胀,脉弦。

二、临床新用途

医学疾病

1.咳嗽和哮喘

无名氏,49岁,是干部。患者咳嗽喘息2周,咳痰不畅,痰黄,胸膈胀满,干呕呕吐,食欲不振,头部肿痛,与寒热关系不明显,常因情绪波动而加重。舌红微绿,苔厚腻微黄,脉弦滑。脉象相关,属于旺姆对黄金的威胁,气郁咳喘。调气扩胸是必须的。加入柴胡疏肝散,处方:柴胡、白芍、陈皮、香附各10g,川芎6g,枳壳12g,炙甘草4g,桔梗5g,旋覆花15g。服用3剂。二诊:服药后症状全部减轻,但哮喘恢复缓慢。顶端加五味子6g,取涩酸、益阴益气之意,以留在中间,中间补上,再加6剂即可痊愈。

咳喘是一种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负责肺和脾,但应检查病因,辨证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情志郁结,肝失疏泄,气滞胸痹,郁而久之犯,木火行津,肺失郁,咳喘,真的是“左升太多,右降太远”,应该用“肺苦气上逆”,“一切气郁,皆属肺”来判断。所以,看到肺病,从肝中求治,巧用此方,略加其味,收到良好效果,实在是意料之中。

2.胸痛

一个男人,47岁。胸闷,隐痛,左胸胁背10天以上,伴有失眠多梦,味觉差。舌淡紫色,苔薄白微腻,脉迟弦。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听诊:心率为52次/分钟,每个瓣膜末端均可听到病理性杂音。疾病源于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治肝气郁结,痰瘀阻络,胸阳亏损。处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为柴胡、甘草、枳实、川芎、香附、佛手、瓜蒌、薤白、青皮、白芍、陈皮各10g,桂枝12g。3剂,每日1剂,水煎。

二诊:服药后胸闷胸痛症状消除,睡眠逐渐改善。还是保持原来的方法,继续服用6剂,症状大大改善。复查心电图:心率正常,心率68次/分。然后服用疏肝理气丸,每次6g,每日3次,以提高其护盾。

在这种情况下,胸痹实际上是由肝失、气滞、内生痰、络阻、胸阳失所引起的。因此,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瓜蒌薤白酒汤减轻疼痛,从而达到疏肝解郁、通阳除浊的功效。

3.急性黄疸型肝炎

男,28岁,工人。自报肝区和胃部疼痛1周,伴有畏寒发热,体温38.2℃,眼睛发黄,易怒,口渴,口苦,乏力,恶油,恶心呕吐,尿少,黄池少。黄腻苔,脉数弦。肝功能:黄疸指数20U,百里酚浑浊试验12U,硫酸锌浑浊试验18U,百里酚絮状试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9.97u/l,证为肝气郁结,湿热内阻。治疗宜疏肝理气,退黄祛湿。处方:柴胡、陈皮各10克,炒栀子9克,川芎6克,枳壳7克,香附、炒白芍、炒大黄各12克,甘草3克,茵陈45克。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二诊:6剂后,寒战发热消除,黄体酮消退,精神好转。观察原方后,茵陈减为30g,病痛全部消除,肝功能正常。继续用疏肝健脾方巩固。

《伤寒论》说:“脾胃有热,谷郁蒸。因为热毒的加入,它突然变黄了……”脾胃积热,中运失健,气机难畅;肝气郁结,则无权缓解;胃的紊乱和压抑导致胆汁输送和排出异常。所以黄疸有各种症状。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解郁。配合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除浊,清痞加强疏肝理气功能。所以可以切入发病机理,每次都有好结果。

4.慢性浅表性胃炎

无名氏,43岁,是个农民。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西药效果不明显。诊断:胃脘痛,进食后加重,情绪低落,全身乏力,嗳气吞酸,恶心厌食,排便三四天。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证为肝胃不和,脾失健运。治疗宜疏肝和胃健脾。处方:柴胡、陈皮、川芎、枳壳、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各9g;鸡内金,各30g。

二次诊断:服药4剂后症状缓解,恶心仍存在。以上方中加半夏9g,服用5剂后不再恶心,胃胀痛消除。服药一个多月,基本治愈。然后在这个配方中加入党参、白术各10g,药丸每次6g,每日2次,缓解余波,随访1年未出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沈石尊生写的《胃痛》一书说:“胃痛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但肝气乘九,以木暴之,恰到好处”。视其关系,为木土乘克;情志衰竭,气滞伤肝,横滞必杀脾胃,气滞胃不和。所以治疗应以疏肝和胃为主,健脾为辅,首选柴胡疏肝散。

5.十二指肠憩室

无名氏,61岁,是个农民。10天前,患者出现感冒、恶寒、发热、头晕头额、口苦、口干、心烦、呕吐、咳嗽、粘痰等症状,不想进食。经过当地医院治疗,寒热停止,但其余症状并未减轻。患者肥胖,表情痛苦,面色蜡黄,腹部略微隆起,无明显肿块。舌淡红色,苔白厚,脉细。归芪六君子汤由于气血两虚、痰浊壅盛,益气生血、化痰降浊法疗效不佳。另外,因胃虚胃气上逆,不宜加香砂、六君子汤。这6天心里还是难受,吐黄苦水,心太吵,打嗝,食欲差,吃人吐,舌红苔黄,脉弦细。钡餐照片: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尽量治疗肝胃不和,采用疏肝和胃的方法。柴胡疏肝散处方为柴胡10g、白芍10g、木香10g、香附12g、枳壳10g、郁金12g、川楝子12g、砂仁、川芎、法半夏9g、炙甘草6g。

二诊:服用10剂后,症状全部治愈。钡餐显示胃十二指肠球部发育正常。

无名氏,47岁,是个农民。脐周胀痛复发3个月以上,加重1天。从2月初开始,病人开始对寒冷感到厌恶,全身酸痛等。局部治疗后寒热停止,身体酸痛消失,但肚脐周围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放弃呼吸后缓解,伴有嗳气恶心、畏寒怕冷、食欲不振、大便干燥。有苦味,头晕,乏力,小便短黄,表情痛苦,面色苍白。舌红,苔厚黄,脉细。检查:腹部柔软,肚脐周围有条状压痛。辨证属于寒热结合。治疗方法是温中散寒,清热通便。服用两剂后,大便已清,腹痛消失,但仍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乏力、舌红苔黄少。钡餐照片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病人身体虚弱。腹痛虽已停止,但腹胀并未减轻,正在打嗝、恶心、呕吐。证是肝气犯胃。治疗要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处方为柴胡10g、枳壳10g、川芎10g、郁金10g、白芍30g、香附12g、法半夏9g、砂仁6g、木香6g、甘草6g、苦楝12g,治愈出院。

虽然中医没有“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的记载,但与肝胃功能障碍有关。肝负责止泻,胃要健康。肝木失疏泄,横逆阻胃,胃失降。所以“气逆”之证,即嗳气、恶心、呕吐等。,是见过的。所以两种情况都是用疏肝和胃的方法,见效快。

冬季6。慢性结肠炎

无名氏,45岁,是一名员工。患有慢性结肠炎3年以上,服用健脾温阳汤后病情稳定。最近几个月,每次情绪波动,大便变稀,次数增多,腹胀闷闷,食欲不振,四肢发冷,肠鸣。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证为肝气乘脾,治疗宜疏肝抑木,健脾扶土。处方:柴胡10g、陈皮、香附、枳壳、白芍、茯苓各9g、炙甘草6g、白术12g、薏苡仁20g、豆蔻6g。

二次诊断:服用5剂药后,每天换一两次大便,其余症状缓解。之后每一次因为情绪障碍导致的腹泻都会用这个配方治疗。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失则侵脾。在这种情况下,脾气虚,肝气亏损,最容易趁虚而入脾,造成脾运不济,腹泻不止。《镜月百科全书》中的拉肚子说:“任何人在愤怒时拉肚子...这种肝脾之病,也是肝木覆盖,但脾气受伤”。所以在治疗上,重点是疏肝健脾,使肝脾通畅,运化正常,那么腹泻就会停止。

7.便秘

无名氏,28岁,工人。自报便秘,5天不倒,腹胀满,撑痛,乳房疼痛,头晕,经常叹气,心烦,口干,尿少,双手肿胀发冷。舌红,苔黄,脉弦细少。证为气郁,宜疏肝理气。加入柴胡疏肝散,处方:柴胡、陈皮、香附各10g,白芍15g,枳壳、牛膝各12g,川芎8g,桔梗6g,甘草3g。

第二次诊断:服用3剂,便会缓解,症状全部减轻。顶端加当归10g,取养血益气之意,疗余毒,再加3剂,症状全部消除。

便秘证,多经,但心境不佳,失肝气滞,也可导致大肠失导,无渣,浊气减少,甚至气滞加重,互为因果。此方用于疏肝理气,加牛膝引血下导二便,桔梗宣肺扩胸,使上下相通透。虽然整个配方没有直接降浊导浊的产品,但是配方中的病机和药证是一样的,所以没有治愈的理由。

8.水肿

男,58岁,农民。因家庭事务不和,患者情绪低落,腹胀如鼓,四肢浮肿,气短叹息,胸闷疼痛,领导头晕,无饮水欲,入口处呕吐,发病持续2周。舌淡,苔薄滑,脉弦滑。证为气滞水肿。治疗宜行气化水。处方:柴胡、白芍、香附各10g,川芎8g,枳壳、陈皮、大腹皮、泽兰各15g,炙甘草4g,郁金12g,厚朴6g。2剂,水煎3次,小口服用,每天6次。

二诊:2剂后胸腹变松,其他症状全部减轻,然后遵纪守法,用6剂处理善后。其诊治上加郁金、紫茎泽兰解郁活血利湿,厚朴、大腹皮中广下气利湿,石菖蒲、茯苓健脾除浊利湿,当归养血柔肝。

水肿多负责肺、脾、肾。但肝脏的引流也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体内之气能否调理,取决于肝、水、液运行,气是其帅。结合临床诊断和脉诊,把握其发病机理,加柴胡疏肝散增味,适当切药,以其病为中心,巧妙选择,随机切药,定能取其长。

9.下腰痛

男,28岁。腰痛中西医治疗了几年,最近5天一直加重。腰胀痛在黎明明前最重,晨练后逐渐缓解消失,第二天晚上复发,伴有苦味,谷尚可,尿便正常。舌红,苔厚黄略,脉弦。检查:血沉9mm/ h,抗链球菌溶血素0500U,尿常规无异常,血压17.1/10.7kPa,根据肿胀重于疼痛,活动后缓解的特点,辨证为肝郁气滞,以行气解郁为主,活血止痛为辅。配方用柴胡疏肝散修改。处方为柴胡20g,当归、丹参各15g,赤芍、白芍、香附、延胡索、川楝子、栀子、枳实各12g,川芎、木香各10g,甘草5g。一天三次。

二诊:服用3剂后腰痛明显减轻,服用3剂首方后疼痛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男,56岁。腰疼8个月。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并不好。半个月过去了,腰疼的都投不进去了,晚上都睡不着。黎明明的腰部疼痛更严重,伴有心前区刺痛、打嗝、上气不接下气和头部疼痛。舌质淡紫色带齿痕,白腻微黄苔,脉弦涩。该患者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肥胖,血压20.0/12.0kPa,辨证:气滞痰阻,脉不畅。治疗宜行气化痰,活络祛瘀。配方用柴胡疏肝散修改。处方为柴胡、香附各15克,白芍、茯苓、丹参各20克,枳实、陈皮、法半夏、牛膝、延胡索、川楝子各12克,甘草6克。

二次诊断;服用6剂后,腰疼基本消失。然后根据患者心前区刺痛的症状,用益气活血祛痰化浊剂治疗3个月以上;心脏状况越来越稳定。随访显示腰痛无复发。

腰部是肾的腑脏,是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循环的地方。腰虽属肾,肝肾同源,但若因情志不佳,郁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肝胆气滞,脉络不通,影响肾,则可引起腰痛。《丹溪心法腰痛》说:“肾气不足,人在寒、湿、寒、热、瘀、气滞、跌失志、劳时,各种背痛反复。”而气滞型单纯性腰痛在临床上很少见。比如气滞伴有热,气滞伴有痰瘀阻络。《类证治》有:“肝气不畅,卧有腰痛,勤欲侧转,天明停,故用柴胡疏肝散。”记录。因此,在后两种情况下,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进行加减柴胡疏肝散,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0.血管性头痛

无名氏,33岁。自诉近1年头痛复发,双侧颞侧阵发性悸动性疼痛,每日3~4次,伴有睡眠不足、乏力。用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效果都不好。脑血流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是“血管性头痛”。诊断:郁闷、抑郁、叹气、舌质暗红、舌下可见瘀点、少苔、脉弦细。证候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不通。宜以疏肝解郁为主,配以化瘀通络之品。加味柴胡疏肝散。处方:柴胡、香附、枳壳各15克,白芍、川芎各20克,丹参、葛根各30克,甘草10克。二次诊断:4剂后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疼痛频率降低。原方8剂后症状消失,复查脑血流正常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头痛、抑郁、浊音、叹息、脉弦细,都是肝脏引流不畅、瘀血如舌暗红色、舌下瘀血的症状。故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根据病证分析,肝气郁结、情志不足是本病的根本,瘀血内阻是其标。头痛为主要症状,但符合柴胡疏肝散的病机,故用此方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脚趾和秋季乳房外科疾病

1.尿道结石

男,17岁,学生。尿湿透了1。周,并用中草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昨天感觉忽冷忽热,腹部绞痛疼痛减轻,排尿困难,黄赤尿色,阴茎刺痛难忍,心绪不宁,食欲不振,口苦舌淡,苔略腻,脉弦。这是一种绞窄综合征,它是由下部焦炭中的湿热引起的,导致沙砾的形成。治疗是疏肝理气,利水通淋。处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为:柴胡、枳壳、香附、川芎、苦楝、海金沙各10克,白芍25克,金钱草、乌药、滑石各30克,水煎服,2剂。何娟张数二次诊断:服用1剂后,腹痛减轻,症状全部改善。服用2剂后,2粒豌豆大小的结石和少量细沙样的结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让我感到自由排尿和放松。服药2剂后症状全部消除,因服药不便不再服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本病例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所致。柴胡、枳实、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化痰;昆布、夏枯草化痰散结;白芍、香附、川芎活血化瘀;甘草和中草药。所有药物均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散结的功效。

乳痈

女,26岁。产后第10天,右乳房肿胀疼痛2天,伴有畏寒、发热、头痛、胸闷、胁痛。右乳房红肿,难以触摸,尤其是外部。舌淡,苔黄腻,脉弦滑。证为肝气郁结,乳络不通。治疗宜疏肝解郁,清乳通络。处方:柴胡、白芍、香附、川芎各10g,蒲公英15g,牛蒡子、连翘、王不留行各12g,通草6g,甘草5g,每日1剂。他被指示用药渣作为湿敷和热敷,并定期用吸奶器吸奶。林宇01复诊:服用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乳房肿胀疼痛减轻。多吃三剂,就会好的。

该患者因肝气郁结、乳络不通所致的外吹乳痈。配方中柴胡、枳壳、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王不兴,曹彤宣彤如罗;蒲公英、牛蒡、连翘、甘草。全方散肝活血,通乳通络,清热解毒。

妇科病

1.经期舌麻

无名氏,38岁。近2年来,舌麻出现在经期,随月经消失。诊断:体型肥胖,平时急躁,喜叹气打嗝。询问月经史,月经周期提前,甚至从1月到1月,量少,红紫色,偶有血块,月经不调,月经前每2天舌麻,伴有胸痛,腹胀。舌红,舌下浅静脉主干增厚,颜色紫暗,苔黄腻,脉弦涩。证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治疗宜疏肝解郁,化痰祛瘀。处方:柴胡、川芎、陈皮各12克,香附20克,甘草5克,白芍、当归、枳壳、茯苓各15克,益母草30克,胆南星10克。国家二诊:吃了5剂,是月经抽筋,我才知道这次月经平稳增多,颜色发红无血块,胸痛小腹痛,舌头麻木明显缓解。首方加丹参18g,其次是5剂,再其次是中成药当归提取物片,每次5片,每天3次。第二个月,舌麻完全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

舌头麻木是患者舌头麻木的自觉症状。《中医舌诊》中的古瘫篇说:“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血上不了舌,舌头就会有一种奇怪的麻木感”。这个病人的舌头麻木伴随着月经期。患者肥胖,易痰,易激惹,因冲动和责任的失衡,出现肝郁、痰气郁结、月经不调等症状。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同,又各不相同。采取不同疾病同时治疗的方法,用柴胡疏肝散配化痰活血化瘀之品,可疏肝理气,调冲任。所以,月经。

2.缺少牛奶

无名氏,25岁。产后第10天乳汁稀少,伴有胁痛、腹满、食欲不振、抑郁。舌苔薄白,脉弦细。乳房肿胀,但很柔软。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她生了一个女婴。证为肝郁气滞,脾胃失调。治疗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处方:柴胡、枳壳、王不留行各10克,党参、炒麦芽各15克,白芍、当归各12克,通草、桔梗各6克,炙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并开导他们让他们感觉良好。

第二次诊断:服用3剂后,乳汁增多,食欲逐渐增强,其余症状缓解。服用3剂后,乳足病消除。

乳汁由气血转化而来,气血来自后天脾胃的微妙水谷。若肝郁气滞,不能排干,胃受横侵扰,脾胃功能失调,生化来源不足,则乳汁不足。此方取“治肝可以解胃”之意,此方柴胡、枳壳疏肝解郁;党参、炒麦芽、炙甘草、脾气、胃助消化;应加当归、白芍补血养血,使气血生化之源旺盛,有利于乳汁分泌;桔梗、曹彤理气通络;蓝莓。能疏通经络和哺乳。整个配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补血养血、通络通乳的功效。

3.牛奶溢出

无名氏,30岁。产后半个月,出奶3天,伴有乳房疼痛,烦躁易怒,心烦,口干,大便稍干,小而短红。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证为肝经郁热,宜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处方:柴胡、枳壳、香附、牡丹皮、夏枯草各10克,栀子8克,白芍12克,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

第二次就诊:服用2剂后,乳汁减少,心烦等症状缓解。服用2剂后,乳头无奶,其余症状消失。

乳头属于肝脏。肝脏储存血液,主要用于引流。肝经凝滞,引流过多,乳汁会被迫溢出。正如《生心法》所说:“肝经之怒涌起,故胸涨溢”。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解郁;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柔肝敛阴;牡丹皮、栀子、夏枯草泄肝经郁热;甘草。全方能疏肝解郁,消积清热,固乳。

4.妊娠子痫

24岁的无名氏已婚。怀孕第四个月,由于全身抽搐,手脚被扣押了半个多月。患者性格内向抑郁,半个月内每3~4分钟发作一次癫痫样发作,约半分钟,昼夜疼痛,伴有头痛、心悸、胸闷、胁痛、苔薄白、脉弦滑。检查血压14.7/9.33千帕,心率118次/分。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妇科检查:子宫大小符合妊娠4个月以上。证是肝气郁结,陷痰。治疗宜疏肝理气,化痰开窍。柴胡疏肝散的处方为:柴胡、香附、佛手、半夏、钩藤、枳壳、菖蒲、远志、陈皮、青皮、郁金、当归各10g,白芍20g,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并且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觉得詹妮弗。

二诊:服用3剂后,抽搐停止,手脚舒服。药已见效,原处方连续服用5剂,头痛、胁痛等症状逐渐消失。半年后,一个女婴足月出生,母子平安。

该患者婚后常出现情志失调、气滞失肝、痰饮内生、开窍不通、惊风不止等症状,故在柴胡疏肝散中加用化痰开窍解痉药进行治疗。

5.在阴凉处吹风

无名氏,41岁,已婚。两年前由于丈夫去世,儿子因公致残,情绪很低落,沉默不语,饭量减少,善于叹气,两个胁肋关节和少腹总是疼痛难忍。疼痛时阴道伴随着转气声和脉弦声。证为肝郁气滞,宜以疏肝解郁为治。柴胡疏肝散的处方为柴胡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香附、陈皮、枳壳、川芎、川楝子。水煎服。

二诊:5剂后两胁少腹隐痛明显减轻,阴道气体转化率也降低。原方又加了五剂,疼痛和阴击相继消除。随访2年无复发。

吹阴气并不少见,虽然可以由肝气郁结、心脾两虚、中气下陷引起,但都会导致气机紊乱。该患者患有肝郁气滞,因情绪不佳而导致各种症状。疑病症是肝脏的分界线。足厥阴肝经贯穿股阴,入发,绕阴器,至少腹...所以疼痛主要是两胁肋少腹所致,肝郁气滞,所以阴道有沙沙声。故以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通气止痛,配以川楝子。

耳鼻喉科疾病

1.慢性咽炎

32岁的女干部无名氏于2002年9月24日首次确诊。这个病人多年来一直患有慢性咽炎。最近嗓子疼,老是喉咙有痰,胸闷,情绪低落,来月经前乳房肿胀,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咽部检查:咽壁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微红白,脉弦细弱。处方: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炙甘草、薄荷、牡丹皮、桃仁、红花、紫草、白术、连翘、桔梗、苏梗各10g,当归、赤芍各15g,白芍25g,川芎30g。5剂,水煎,每日1剂。

2002年10月1日复诊:咽部不再疼痛,后壁滤泡去除,痰液清爽,心情愉悦,食欲好,脉搏略强。停药后未发现复发。

柴胡疏肝散由四逆散组成,将枳壳改为枳壳,并加入香附子、陈皮、川芎。四逆散虽有加味,但各药剂量有变化,大大增加了其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成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剂。肝喜滑滑,主疏蓄血,经脉分布于胁肋,少循腹。若情志不满足,木失,肝竭,则肝气郁结。气帅于血,气则生血,气滞则生血不畅,肝经不利,故见胁肋疼痛,寒热。根据《内经》,“鱼目大支”。治疗宜疏肝理气。处方中以柴胡为君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君药缓解肝经郁结,增加行气止痛之效,均为臣药;陈皮调气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不仅用于调和各种药物,还用于制药。所有药物组合在一起,起到疏肝、活血、止痛的作用。使肝气通畅,血流通畅,营康自和,止疼散寒,清热除烦。

2.梅核气

男,21岁,学生,2002年5月28日首次确诊。咽部梗阻的患者,不到三四年好像就有事了。目前症状:呛水好像是什么东西,不能吐,不能咽。呛到吐白粘痰很难受。早上刷牙漱口的时候会觉得恶心。不咳嗽,还能胃口好。平时暴躁易怒,但自制力很少散发出来,而且善良,过于焦虑。舌红,苔略黄,脉弦,右脉弱,左脉涩。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陈皮、川芎、炙甘草、牡丹皮各10g,当归15g,桔梗20g。5剂,水煎,每日1剂。

2002年6月4日第二次就诊:喉咙稍有不适,痰变稀,量减少,早上刷牙漱口也不再恶心。舌红苔略厚,苔根微黄,右脉弦,沉略强,左脉涩。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陈皮、炙甘草、丹皮、桃仁、红花、丹参、菟丝子、牛膝、焦山楂、炒麦芽各10g、川芎、当归各15g、桔梗20g。5剂,水煎,每日1剂。筋疲力尽治好了。

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肝胆气,陈皮扩胸理气,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陈皮理气解郁,芍药甘草养血柔肝,急止痛,甘草还调多种药物。诸药合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使肝气通畅,血管通畅。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山楂、麦芽健脾和胃,诸药合用缓解肝气郁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zhongyi/14696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阿莫西林治肠炎吗 肠炎反反复复怎么办下一篇:缺镁有什么症状 镁是天然镇定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