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饮食养生>正文

龙胆泻肝汤功效与作用 龙胆泻肝汤的作用与功效

导语:《三定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制冷剂》。龙胆、鲜地黄、、川柴胡、五分、秦、二分、细木、八分、甘笋、八分、一分、车前草、二分、炒泽泻、半分水煎服。寒泻肝火。胆火发炎,肝经

《三定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制冷剂》。

龙胆、鲜地黄、、川柴胡、五分、秦、二分、细木、八分、甘笋、八分、一分、车前草、二分、炒泽泻、半分

水煎服。

寒泻肝火。

胆火发炎,肝经湿热下注。

龙胆、三叶木通、栀子、黄芩被认为是国君。但是火强则阴弱,所以我就鲜甜凉干,存肝阴以解肝急。配柴胡,可清气舒络。用盐水使泽泻、车前草向下触及,使肝胆远离大便。这是凉肝泻火,导红救阴的良方。

肝脓肿

薛某,女,43岁。2009年7月11日首访。发作性右胁疼痛持续1年以上,发热和身体疼痛持续10天。病人右胁疼痛复发一年多。10天前没有明显诱因,发热,身体疼痛,恶心呕吐,右胁持续疼痛。经实验室和b超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肝脓肿”。西医对症治疗后体温略有下降,其余症状不减。切口诊断:口苦口干,口红黄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弦。诊断:多发性肝脓肿。证是有毒物质的湿热积聚。治疗宜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处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15克,栀子10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川楝子15克,郁金10克,冬瓜30克,薏苡仁20克,金银花20克,香橼10克,大黄6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取汁360ml,早晚各服两次。服用6剂后,疼痛减轻,发热减轻。以下症状用疏肝健脾、活血益气的产品治疗一个多月,基本痊愈。

按肝脓肿属中医学“肝痈”范畴,为内痈之一。本例病人肝火素旺,加之嗜食膏粱厚味,不知节制,积湿生热,聚结于肝,复感外邪,以致热毒炽盛,化腐成痈,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利肝胆实火;柴胡、川楝子、郁金、香橼疏肝理气;冬瓜、败酱草、大血藤、薏苡仁、金银花、熟大黄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当热退痛消再适当选用疏肝健脾、活血补气类药物可使恢复期明显缩短。。

根据中医肝脓肿的分类,为内痈之一。这种情况下,病人肝火旺,嗜糊味浓,控制不住。他积湿生热,聚于肝上,恢复外感邪邪,使热毒盛而化痈。所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方中的龙胆、栀子、黄芩均可清肝利胆。柴胡、川楝子、郁金、香橼疏肝理气;冬瓜、败酱草、红藤、薏苡仁、金银花、熟大黄有清热解毒作用;甘草与各种药物混合。适当选择疏肝健脾、活血益气的药物,可明显缩短热毒通消的恢复期。。

贝切特综合征

张,女,33岁。2010年4月23日首访。患者口腔粘膜和外生殖器粘膜溃疡达6个月以上。去了医院,确诊为白塞氏病。激素、免疫制剂、抗生素治疗后,一度好转,但最近症状加重。切口诊断:口腔粘膜及外生殖器粘膜溃烂,口红肿,口苦口干,烦躁易怒,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其特点是肝脾不利,湿热瘀阻,化为疮。治疗宜清肝健脾,泻火生肌。处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15克,栀子10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生地20克,当归15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黄芪20克,皂角

刺10g,大血藤30g,冬瓜30g,金银花20g,黄连6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取汁360ml,早晚各服两次。服用21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康复了。随访3年未见复发。

白塞氏综合征,又称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类似于《金匮要略》中的狐全病。据孙思邈说,这种病是由湿热之气引起的。根据本病例的临床特点,味苦、小便黄赤、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黏膜溃烂、舌红、苔黄腻等为湿热蕴毒的症状。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栀子、黄芩的上清液中充满肝胆火,下焦下清湿热;柴胡、薏苡仁、白术、金银花、黄连、大血藤、皂角刺、冬瓜清热利湿解毒;生地、当归、黄芪益气养血,扶正固本;甘草与各种药物混合。虽然是顽症,但只要合理处方的药穿了就能治好。。

前列腺炎

白,男,26岁。2009年10月,有5名患者。尿频,尿急,尿烧,等尿6个月,伴有烦躁,睡眠不好,早泄,舌红,苔黄腻,脉数弦。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偶尔显示卵磷脂小球和白细胞。这属于肝经湿热下注。治肝胆湿热。处方:龙胆草15g、黄芩15g、栀子15g、泽泻15g、车前子15g、当归15g、叔通10g、生地12g、柴胡10g、虎杖15g、甘草3g。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再服5剂后,尿频、尿急、尿烧消退,偶有待尿,舌变暗红色,苔薄。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方药持续调理,一个多月后恢复。

根据前列腺炎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热、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腻等,证属肝经湿热下注,用龙胆泻肝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作者常在抗生素的基础上配合龙胆泻肝汤等中药,可事半功倍。甲状腺机能亢进

龚,女,54岁。他因甲状腺机能亢进并发肺炎住院。入院时体温39℃,伴有咳嗽、胸痛、痰充血。胸部x光诊断是右下肺炎。患者有甲亢病史十余年。长期服用他巴唑和甲状腺素片,病情反复未愈。入院时,她因明显的眼球突出而消瘦。

通常伴有发热、心悸、失眠、手抖等症状。入院后,他们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并继续使用塔巴唑和甲状腺素片。治疗后肺炎痊愈,但甲亢症状持续不减,头痛严重,失眠,心悸,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明显,手抖,烦躁不安,大便干燥,甲状腺明显有沙沙样响声,苔薄黄,红少液,脉弦细。证为肝火炎,阴液内伤。我们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处方:龙胆草10g、栀子10g、生地15g、黄芩12g、青葙子12g、玄参12g、柴胡10g、萆薢10g、凉膈散12g。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症状全部消失,甲状腺缩小,突眼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

王,女,50岁。一周前左耳突然失聪,右耳伴有低调耳鸣。但某医院耳鼻喉科因治疗无效要求中医会诊。症状:面色发红,头晕,失眠,大便干燥,苔薄黄,脉弦。肝胆火辨证。加减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10克、炒黄芩12克、当归10克、栀子10克、生地12克、柴胡10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石菖蒲10克、虎耳草15克、甘草6克、当归龙辉丸10克。顶部加14剂后,患者听力完全恢复,耳鸣消除。。

带状疱疹

刘,女,42岁。2003年5月8日就诊。描述:三天前,感觉左胁隐隐作痛。从第二天早上开始,发现患处起了红色的水泡,疼痛加重,甚至去看医生。确诊时,左侧腹下可见三簇红色丘疹,部分为绿豆大小的水泡,多如珠,灼热刺痛,味苦咽干,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苔黄腻,脉弦少。诊断是带状疱疹。也就是说,加味龙胆泻肝汤是以水煎服,每日1次,每日2次;配青黛三香油,局部使用,每日一至两次。治疗3天后疼痛明显缓解,水泡减轻,7天后恢复。。

鼻窦炎

XX,女,41岁,农民。患者描述了双侧脸颊疼痛、黄色脓液、恶臭、口腔

喉咙苦,耳朵痒,耳鸣,尿黄。在当地诊所治疗,结果不满意,就来看病。检查显示: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条。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上颌窦炎。诊断:鼻窦炎,肝胆湿热型。治疗原则:清肝利胆,祛湿排脓。处方龙胆泻肝汤:栀子、柴胡各10克,生地、车前子、泽泻、当归、黄芩、龙胆草、木通各9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早晚各煎三次。连续服用15剂后,症状全部恢复,随访半年无复发。

沿咽喉按足厥阴肝经,再上行入鼻咽。肝胆湿热,循经蒸,故两侧脸颊浮肿疼痛;湿热熏蒸,所以浑臭;湿热扰我,所以口苦咽干,耳痒耳鸣。湿热下注时尿,黄池。所以治疗方法是清肝胆,祛湿排脓。。

经前痤疮

池,女,29岁。2000年3月5日首访。半年前,由于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患者在月经前3~4天开始两颊出现红痘痘,月经提前,量大,颜色鲜红。以前在外院皮肤科治疗,口服甲硝唑,局部用痘痘王和美颜面膜,病情没有缓解。诊断:两颊出现新红痘、暗紫痘,易怒,口干苦燥,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给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5克,薏苡仁30克,白鲜皮30克,车前子20克,木通6克,大黄9克,甘草5克。应服用5剂。月经前几周控制动物脂肪和糖的过量摄入,避免辛辣饮食。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无新痤疮出现,月经周期、月经量正常,临床治愈。。

偏头痛

胡某,女,43岁,农民,门诊。2011年7月12日首访。主要原因是“间歇性头痛3年以上,加重2个月”。三年来,每一次因过度劳累、情绪不佳、或外邪侵袭而引起的头痛,都是左颞侧轻中度疼痛,胃脘和胁下胀满不适,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心烦失眠。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家庭琐事加重了这种情况

剧烈疼痛,口干咽苦,恶心频繁,偶有呕吐,苔薄黄,脉微腻。在外地医院确诊为“偏头痛”,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和布洛芬片剂,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中医诊断:头痛、肝气不和、火扰。治疗方法是清肝泻火,理气。龙胆泻肝汤的配方为:龙胆9克、柴胡9克、生地9克、黄芩6克、栀子6克、泽泻10克、曹彤6克、当归9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6克、首乌藤20克、甘草6克。服用4剂后,头痛等症状逐渐缓解。服用原处方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根据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头风范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情志刺激,肝失和气活动停滞,“气多则火”。所以治疗是清肝泻火,舒气活络,扶清头目,养心安神。配伍精妙,病机对。所有症状都可以消除。。

同TRIGEMINAL NEURALGIA

常,男,68岁,退休工人,住院病人。2011年9月10日住院。主要原因是“右脸颊阵发性疼痛一年以上”。自述在过去的一年里,每次天气忽冷忽热或吃热饭时,右脸颊都会有疼痛,甚至与右眼和上牙相连,疼痛剧烈,有时影响饮食和睡眠,有时伴有同侧肌肉的不自主抽搐。体检时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定位征象。之前无特殊病史,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病人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医的主要症状是两颊灼痛、易怒、口干口苦、口渴多饮、不愿睁眼、食之无味、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辨证:肝火面部疼痛、炎症。给出龙胆泻肝汤的原方。每日一剂,配合西药改善循环,缓解疼痛。5天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停止服用镇痛药,继续服用5剂中药汤剂。他的情况没有再次出现,他出院了。

根据三叉神经痛,其病位在头上,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所,面以阳明为主,诸脏腑之精注于头。病人脾气暴躁,肝阳上亢。口干,口苦,口渴多喝,不想睁眼,饭无味,大便干,是肝火的形象;灿烂肝火袭清窍,扰乱面部经络,引起疼痛。龙胆泻肝汤清肝

火直接影响病机,所以有很好的效果。。

急性盆腔炎

娄某,女,33岁,已婚,育有4胎1胎。人工流产后5天,对患者进行腹痛治疗。5天前,她在外院做了人工流产。术后两天突然感觉发热,体温38.8℃,腹痛。抗炎治疗2天,仍有发热、腹痛重、拒按、赤黄白带、异味、心烦、口苦、尿少、大便干涩、食欲不振、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体温37.8℃。女性检查:外阴已产生;阴道充血,中度血性白带;宫颈轻度糜烂,宫颈微开,宫颈抖动疼痛;子宫后位稍有增大、变软;双侧输卵管变厚,变嫩。血常规:WBC 13.5x 10'/L..白带常规:清洁度三级,BV。b超显示子宫内膜粗糙,宫腔少量积液,盆腔积液。证为湿热蕴结,若不起作用,则引起疼痛。能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处方由龙胆泻肝汤制成:龙胆、泽泻、柴胡各10克,车前草、黄芩、熟地、炒栀子、当归、川楝子各12克,甘草6克,益母草30克,丹参、败酱草、忍冬藤、马齿苋各2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3剂后体热减少,腹痛大大减轻,白带减少变黄。效果并不完美。顶部再服5剂。体温正常,有轻微腹痛,白带偏黄。从上面取龙胆,加黄芪30g,丹参15g。服用5剂后症状痊愈,血常规、白带正常。b超显示子宫及附件正常,有少量盆腔积液。加逍遥丸、桃红四物汤改善以下。

根据这个案例,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人工流产后,患者出现气虚、细胞脉搏空不足、情绪不佳、肝气郁结、脾受横侵、脾湿郁滞、湿浊蕴结、热久积等症状。湿热之邪与气血在小腹相冲突。而缺腹是足厥阴肝经运行的地方,气血凝滞,不起作用就疼,所以有腹痛;热邪即发热;肝火循经而上,以热灼之,故燥苦;炎热扰乱了一个人的头脑,所以一个人会心烦意乱。湿热向下,所以白带多,黄色有臭味。钟芳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清湿热;败酱草、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川楝子川楝子行气止痛。全方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

乳痈

吴某,女,25岁,哺乳。产后两个月乳房疼痛三天。病人通常不耐烦。一周前与家人发生矛盾后,乳房肿胀,乳汁减少。这3天乳房又肿又疼,奶也没滴出来。发烧头痛,体温38.5℃。诊断时,两侧乳房坚硬,可触及许多肿块,压痛明显,手长时间烧灼感,挤压后流出少量乳汁,局部轻微红肿。血常规:白细胞12.8×10 '/升..证因肝胆热滞,引流不畅。治疗是清肝泻火,疏通经络,下乳。处方用龙胆泻肝汤制成:龙胆、泽泻、黄芩、柴胡、炒栀子各10克,车前草、地黄、当归各12克,甘草、通草、穿山甲各6克,皂角、瓜蒌各15克,蒲公英3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5剂后体温37.6℃,乳房胀痛改善,乳汁通过,但量少,头痛减轻,大便通畅。保留在上面,去掉皂角刺,加入丝瓜和漏芦,各12克。再服5剂,体温正常,乳房疼痛消失,泌乳正常,有时心烦口渴。用丹栀逍遥散调理半个月后,症状全部消除。随访2个月,无复发。

根据此案,属于中医“早期乳痈”范畴。乳房由肝经分布,肝主疏泄,性欲好,产后气质抑郁,肝气不畅,气滞活动,郁长散热,乳房沿肝经紊乱,导致引流不畅,乳汁淤积,梗阻疼痛。“热则立,湿则肿”,所以发热,乳房胀痛;炎热扰乱人心,扰乱心神。循经失调导致头痛;如果你烧了你的体液,你会打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经郁结之兆。钟芳龙胆泻肝汤清肝利胆;加穿山甲、皂角刺清热消肿排脓,引火降;曹彤通络下儒;蒲公英、天花粉帮助黄芩清热消肿散结。。

风疹

XX,女,36岁。首次就诊日期:1995年3月6日。主诉:全身皮肤瘙痒,风疹十几年。目前病史:10年前饮酒后出现皮肤瘙痒,全身红斑、风团复发,夜间症状特别严重。他曾多方求医,口服多种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均无明显效果。现在皮肤瘙痒严重,抓挠后立即出现红斑或风团。皮疹久了才消退,伴有口苦、咽干、易怒、月经不调、大便干燥。检查

检查患者体质强壮,四肢腹部有数个风块、红斑、散在抓痕、血痂,皮肤抓痕征阳性。舌红,苔薄黄腻,脉滑。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肿块。证因肝经湿热,湿热风邪袭肌肤。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祛风止痒。处方: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柴胡10g、车前子15g、黄连10g、泽泻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牡丹皮15g、川楝子15g、白鲜皮30g、防风10g、浮萍10g。

第二次诊断:服用上述7剂后,皮肤瘙痒减轻,皮疹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改善,大便正常。去浮萍吧,加10克乌梢蛇。多服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清醒精神明显改善。再服14剂,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

脂溢性皮炎

XX,女,35岁。首次就诊日期:1996年6月15日。主诉:头皮痒,头皮屑十几年。目前病史:近10年患者头皮瘙痒,头皮屑较多,鼻唇沟、耳后、腋窝有红斑瘙痒,未作认真诊治。这几年头皮瘙痒加剧,几乎每天都需要洗头。不然痒的受不了,耳朵后面和腋下痒的更厉害。自觉心烦口渴,口苦咽干,尿红,便秘。检查:头皮、耳后、腋下发红,皮肤表面偶见细小脱屑,部分伴有渗出,而面部毛孔粗大,表面油腻,舌红,苔黄腻,脉滑。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白尘风。证为湿热带风邪。治疗原则: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处方:龙胆草10g、黄芩10g、生地30g、栀子10g、车前子15g、泽泻15g、薏苡仁30g、苦参15g、白鲜皮30g、大黄10g、连翘15g、防风10g。外用炉甘石洗剂。

二诊:自上而下服14剂后,头皮、面部、耳部、腋下皮疹瘙痒减轻,红斑变浅,脱屑减少,然后调整。减少前面大黄连翘的催熟;加入当归10g、地肤子15g。

第三次诊断:服用上14剂后,红斑完全消退,瘙痒停止,自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分泌性中耳炎

谢某,男,68岁,离休干部。2008年8月就诊。自述左耳不明原因反复闭塞,物塞,耳聋耳鸣,头晕脑胀,烦躁1个月。另外,发病一周后去医院,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他接受了左耳鼓膜穿刺和0.5毫克泼尼松注射;;同时口服泼尼松片30mg头孢拉定胶囊0.5g,每日3次;麻黄素滴鼻剂。注射药物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很快复发。打了四次针,还是失控,就来我们医院治疗。调查:左耳鼓膜内陷,鼻咽咽鼓管清洁,测听气导低频下降,骨导正常,声阻抗为B波。舌红,苔黄腻,脉弦微数。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治疗应清热燥湿,辅助开窍。选用龙胆泻肝汤,菖蒲12克,磁石15克,苍耳6克。3剂后,耳朵闭塞、耳鸣开始减轻;服用4剂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听力恢复正常。从顶部减去磁铁矿和苍耳,使龙胆、三叶木通和黄芩的量减少。服用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电测听和声阻抗正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

酒精性肝病

Xxx,男,49岁,喝酒20多年,每天250ml。最近几天,出现了伴随疲劳和腹胀的胁痛。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自行给药无效,我们来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检查未见明显肝脾肿大,上腹部触诊明显不适,腹壁无静脉曲张。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肝功能中度增强。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脂肪肝。乙肝、丙肝抗体6项正常。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中医属于湿热胁痛。给龙胆泻肝汤:龙胆草20g、栀子10g、黄芩10g、泽泻30g、车前子30g、木通10g、生地10g、当归20g、柴胡25g、甘草5g、厚朴10g、木香10g、砂仁10g。口服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服用10剂后,

症状完全消除,肝功能正常。随访1个月,未见异常症状和肝功能。。

此方为治疗肝胆经火盛或湿热循经降证的代表方剂。凡见肝胆火盛或肝胆湿热下注一症,但不全见,且味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强者,可用此方治疗。

此方加减:肝胆盛火者,可加黄连、夏枯草、木贼,以助降火;湿盛热轻,去黄芩地黄,加薏米、茯苓增湿;阴囊红肿热者,加川楝子、连翘、大黄泻火解毒;湿热带有黄色气味者,加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有助于清热祛湿带。

但此方苦寒,易伤脾胃,不适合脾胃虚寒者。而且由于此方清热燥湿,也容易伤阴,所以不适合阴虚肝阳上亢者。近年来,我公司使用的木通中有马兜铃碱引起肾毒性的报道,应慎用。在临床实践中,常压木通不能被其他退烧药使用或替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yinshi/12804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七分饱是什么程度 七分饱是什么感觉下一篇:树懒和考拉的区别是什么 树懒和考拉是同一种动物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