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节气养生>正文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导语: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蛔虫窜入胆道引起的急腹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下剑突区阵发性剧烈绞痛,导致肩、背、恶心、呕吐,甚至四肢冰冷。这种病在中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蛔虫窜入胆道引起的急腹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下剑突区阵发性剧烈绞痛,导致肩、背、恶心、呕吐,甚至四肢冰冷。

这种病在中医上属于“昏厥”。很多因素,比如感冒发烧,驱虫不当,饮食不好等。,使人体胃肠功能失调,蛔虫活动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胆气衰竭,血流不畅。

主要症状为中上腹剑突下突发阵发性剧烈绞痛,感觉像“钻顶”,甚至不安地辗转反侧,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1.严重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胃液和胆汁蛔虫。

2.继发性胆道感染或严重梗阻可出现发热和黄疸。

体征:中上腹剑突右下部轻度压痛,体征轻微,但腹痛较重,症状与体征不符。

实验室检查:发热、黄疸时,血细胞增多。胆汁检查发现虫卵。

x线钡餐: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有半索状阴影。

静脉胆管造影:显示条状充盈缺损。

辨证要点:胆道蛔虫症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应先缓解,但根据病因,驱虫杀虫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辨证论治中,晕厥的早期和恢复期应分开治疗。

2)治疗原则:止痛驱蛔虫

分型疗法

晕厥的早期阶段:

1.胆道挛缩,气血凝滞

症状:上腹部顶样绞痛,发作时断时续,频繁出现,剧烈疼痛,出汗,四肢冰冷,坐立不安,甚至呼吸骤停,但疼痛停止时无明显不适。上腹部只有轻微压痛,没有腹肌紧张,表现为症状严重,体征轻微,“症状”不一致。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呕吐,但无明显发热黄疸,舌苔薄白或黄腻,出现腹痛时脉紧。

治疗:润肠通便,调理气血。

处方:胆道安溪汤。

处方:乌梅30g、川椒10g、白芍30g、木香15g、黄芩10g、槟榔15g、使君子15g、川楝子30g、延胡索15g、甘草10g。

加减:严重呕吐加陈皮12g、半夏20g、生大黄10g、枳实15g、厚朴15g。

2.肝胆湿热型

症状:腹痛拒按,持续或突然,伴有发热、寒战。口渴,眼睛发黄,便秘,红黄腻苔,脉弦或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退黄退黄。

处方:处方用吴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30克,黄柏20克,黄连10克,细辛3克,胡椒6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茵陈30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川楝子30克。

加减:对于便秘较重、腑内热郁滞者,清胆汤可清热燥湿,辅以下法。

注:这是胆道蛔虫病并发感染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胆管炎、胆囊炎。

3.脾胃虚弱

症状:腹痛,发热疼痛,畏寒肢冷,大便稀稀,苔白湿,脉弱。

治疗:温脾止痛。

处方:采用加味甘草粉汤剂。

处方:甘草30克,蜂蜜60克,花椒10克,乌梅20克,印楝皮15克,使君子10克,延胡索10克,粳米15克。

加减:恶心呕吐加灶土、山药、竹茹、疼痛、木质;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者,备附子细辛米醋,止疼后服驱虫药。

恢复期:治疗后胆道蛔虫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患者随其排出蛔虫,部分患者离开胆道,右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

治疗:利胆驱虫,行气止痛。

药方:南开祛斑汤作为药方。

处方:柴胡12g,茵陈15g,牡蛎30g,栀子15g,木香15g,枳壳12g,郁金10g,枯矾3g。

单方:处方

胡椒10g,香油50g。锅里放香油煮到冒烟,锅里放辣椒。等变黑了味道好了再拿出来,等油凉了暖了再拿出来。

生姜150-200克,生蜂蜜60-100克。生姜去皮,洗净,捣碎,倒入蜂蜜中,搅拌均匀,轻轻服用。孩子的分寸。一剂不愈,每日可服2~3剂。

天津市南开医院祛斑汤二号的改良配方:金钱草、茵陈、生蚝各30克、焦山楂、生大黄、枳实、使君子、川楝子各10克、槟榔16克、枯矾4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混匀,分两次服用。

另外使用生栀子、生大黄各15g、芒硝20g、乳香6g、冰片2g。作为细粉,新鲜芙蓉叶捣碎适量,混合粉用于右侧腹疼痛区,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天一次。

标签

1.胆道蛔虫症的病因病机,我认为主要是胃寒热失调,住在肠道下部的蛔虫症窜入胆道,扰乱胆囊腑脏,肝胆络挛缩急,经络气血不畅。这与现代文献中讨论的“肝气郁结”的机理不同。比如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是气痛,其疼痛主要是腹胀,这就很难解释这种疾病的剧烈疼痛甚至绞痛。诚然,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在间歇期会出现轻微肿胀和疼痛的症状,这与胆道阻塞和蠕虫阻塞胆汁排泄有关。用肝胆气阻滞,缓解失职,说明肝胃不和,比较合适

2.在这种疾病的早期,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胆道安痹汤或其他有效的中药来获得快速的止痛效果。

如果不治疗,肠道带入胆道的细菌往往会在后期并发肝胆胰感染。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情况是由肝胆郁结或肝胆气滞引起的。这一理论符合病机演变,但用中焦湿邪使虫体繁衍入胆腑更好,因为肝胆气郁结,未能随胆汁引流而蓄积散热,湿热互结,加重病情发展。因此,在最初的疼痛缓解后,需要使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方剂,使湿邪随胆汁排出,防止并发感染。

3.在治疗这种疾病时,虫体要排出胆囊,以免以后死虫引起结石的发生。如果b超提示胆囊内有死虫,可以通过利尿来驱虫,如木香、枳壳、黄芩、大黄、川楝子、金钱草等。

4.胆安贞汤是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自制的方剂。将花椒、黄芩、便秘的处方改为大黄,寒热结合可调和胃肠道寒热;乌梅味酸,川椒味苦,黄芩味苦,符合柯云波“得酸则苦,得苦则苦”的用药原则,有防虫作用;白芍和甘草有软化络脉的功效;木香、槟榔、川楝子元胡具有疏通肝胆、调理气血的作用;造就君子,槟榔有驱杀蛔虫之力。在临床实验中,该方治疗胆道蛔虫止痛效果较快,但杀虫力不如驱六灵或肠虫宁。所以我用这个方子的时候,有时候会配合曲柳灵,提高曲元灵的效果。木香用量要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木香具有解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和胆道痉挛的作用。我治疗过这个病,木香用量15~20 g,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ouakemao.com/jieqi/12654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6大瘦身蔬菜吃饱也能瘦下一篇:蟹足肿怎么治疗 10方法消除疤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