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养生常识>正文

下合穴 阳陵泉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导语:杨凌春,杨凌。《灵枢经·九针十二本》:若病高,则取阳灵泉。足少阳胆经。仰卧或侧卧。在你小腿外侧,腓骨头压在前面的时候。杨指的是外面;凌,指身高;春天指的是萧条。点在膝关节外侧下方,是腓骨头前后下方的凹陷,故名。1.八大会议之一,金会议。2.足少阳与胆经结合点。3.胆经下点。舒利肝胆,疏通经络,舒筋止痛。1.肝胆疾病,如胸肋胀满、肋

杨凌春,杨凌。

《灵枢经·九针十二本》:若病高,则取阳灵泉。

足少阳胆经。

仰卧或侧卧。在你小腿外侧,腓骨头压在前面的时候。

杨指的是外面;凌,指身高;春天指的是萧条。点在膝关节外侧下方,是腓骨头前后下方的凹陷,故名。

1.八大会议之一,金会议。

2.足少阳与胆经结合点。

3.胆经下点。

舒利肝胆,疏通经络,舒筋止痛。

1.肝胆疾病,如胸肋胀满、肋痛、黄疸、呕吐胆汁、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和胆结石。

2.头痛、面瘫、面肌痉挛、上睑下垂、中风、偏瘫、下肢瘫痪、小儿脑瘫、神经衰弱、癫痫、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3.颞下颌关节损伤、落枕、肩周炎、胸壁挫伤、腰扭伤、腰骶部疼痛、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踝关节扭伤等骨科疾病。

4.其他疾病:高血压、乏力、寒热、惊风骤起、遗尿、排尿困难、术后疼痛。

用环跳、风市、吊钟治疗偏瘫、下肢瘫痪;用银陵泉、中脘治疗胁痛;配沟、中冲、太冲治疗小儿惊风;与万、太冲、神门、内关等药同用,治肝气上逆、胃吐苦。

10~1.5英寸直或斜向下;艾灸是可能的

“灵枢,邪脏腑病形”;胆甾型病人,擅长太多的兴趣,苦于味苦,吐着汁,怕人抓住,中间会哭,数着口水,是脚少阳末。还有就是视其脉郁,施灸,寒热者取阳陵泉。

《针灸甲乙经》:胆脘胀痛,胁下疼痛,味苦而息太多者,阳陵泉为大师;下肢丰满,呕吐颠倒,阳陵泉为主;关节痛导致膝盖,大腿外侧疼痛,胼胝体,急筋,以阳陵泉为主。

“为急用做准备”:主要头和脸都肿了。

“铜仁穴针灸”:伸膝不可屈,寒性关节痛,脚木然,风偏瘫,脚冷不血。

202

玉龙歌:膝盖红肿,杨凌两点也可以攻。

Xi洪福:最关键的是阳陵泉。膝盖之间的疼痛是用针烧的。

杂病法歌分:胁痛只需阳陵泉。

针灸大成:治疗肌腱疾病。

1.骨科疾病

颞下颌关节炎: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报道针灸阳陵泉治疗颞下颌关节损伤。1例患者右侧颞下颌关节损伤,局部疼痛,张口受限。针刺下关、听宫半小时后,疼痛未缓解,立即改用右阳陵泉穴举、插、扭、转、泻,针刺3分钟后患者张口受限大大减轻。打了五针就好了。

落枕: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落枕95例。用针刺阳陵泉两侧刺激腹泻,嘱患者活动颈部,停留20分钟。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中医研究》2002年第1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落枕60例。以阳陵泉为套路

颈椎病:《临床针灸杂志》1997年第12期报道:采用针刺阳陵泉、拔舒歌穴治疗颈椎病134例。结果:治愈29例,显效41例,好转6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8%。儿童斜颈:中国针灸,1997年第4期报道:急性儿童斜颈采用阳陵泉针刺阴陵泉治疗,同时嘱患者自行活动颈部;如果针刺后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不放松,可以辅助局部按摩。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

上肢关节痛:山东中医杂志,1999年第10期报道针灸阳陵泉治疗上肢关节痛。根据《苏文条论》中“病在筋,筋在理”的规律,阳陵泉是筋脉交汇的穴位,能疏通气血,可用于治疗肌肉、肌腱、神经和关节韧带的疾病,如肌纤维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

肩痛:北京中医1983年第1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周炎36例。留针20分钟,肩部活动配合针灸,每天一次。经1~18次治疗,治愈30例,显效2例,好转4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周炎52例。针灸时应协调肩部运动。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28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山西中医1997年第二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周炎42例。用3寸的毫针快速刺入杨凌泉1.5~2寸。上火后,进行举、扭、转、泻的方法。留针5分钟后,再次进行提插扭转泻法。在患肩重复上述动作,然后每3天开、关、呼吸一次针,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92.9%。《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报道:针刺杨凌留针10分钟,指导患者每日1次连续旋转患肩,6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2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中国针灸》2002年第7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痛30例。

快速捻转针刺阳陵泉,上火后再泻。针每5分钟给一次,保持半小时。病人被指示每天移动一次患肢,并连续治疗三次。结果: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2003年山东中医杂志第三期报道:针刺阳陵泉单独治疗。注射针头4.5~5寸,上火后慢慢按下,执行冷却满天的手法。以酸、麻、肿、痛的感觉辐射到小脚趾后面为佳。留针30~60分钟,每10分钟取一次针,同时让患者移动肩部。隔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40例,显效32例。

胸痛: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第7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胸壁挫伤100例。留针15~20分钟,强或中度刺激,每5分钟注射一次。注射针头时,病人被要求深呼吸或咳嗽。结果:针刺后1分钟内胸痛明显缓解,5~20分钟后疼痛消失。2例患者针刺后胸痛一次明显改善,两次停止。

全部有效。

胁痛:新中医,1977年第2期报道:针刺阳陵泉配之沟穴治疗胁痛40例。常规针灸。结果:长期疼痛缓解30例,短期疼痛缓解9例,无效1例。单纯用该穴位治疗肋间神经痛20例,一次治愈17例,显效2例,好转1例。

急性腰扭伤:2002年江西中医第五期报道针刺阳陵泉、宽珠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强刺激持续3~5分钟,留针10分钟,嘱患者腰部左右活动,然后局部进行调肌按摩治疗。经过一次治疗,疼痛明显改善和缓解。两次腰疼完全消失,他可以自由活动了。

膝关节炎:《蜜蜂杂志》,2002年第10期,报道了蜜蜂针灸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选择阳陵泉、膝内外眼、卫中穴,每次2~4个穴位,隔日1次。经过两次治疗,患者感到疼痛减轻;经过15次治疗,患者行走自如,症状消失。

踝关节扭伤:四川中医,1985,12号报道针灸阳陵泉治疗一位顽固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但很多方法都未能治愈。取患侧阳陵泉穴,强烈刺激,取针5分钟后疼痛明显缓解,行走正常。中华医学论坛2000年第5期报道,阳陵泉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8例。针刺2~3分钟后,拉下针体,使针尖向下刺入2~2.5英寸,再进行拉稀法3~5分钟,使针感向下蔓延至患处,同时指令患者移动受伤关节,由小到大,不离针;对于出血多、肿胀明显者,再用三棱针扎阿是穴出血,瘀血难排者,可在阿是穴处拔小火罐,帮助排瘀。一天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愈3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用一根3寸的毫针,慢慢向银陵泉方向穿针,使电击般的针感向下传递到脚踝。如果没有电击样的气感,可以将针退回皮肤,调整角度后重新进针,直到得气为止,并进行针灸和拉肚子,每天一次,留针30分钟。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最长治疗时间为5天,平均治疗时间为2.5天。

各种软组织损伤: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软组织损伤40例。27例采用常规针刺一次性治愈。2.消化系统疾病

胆囊炎:中国针灸杂志1986年第4期报道:针刺阳陵泉、兴门治疗急性胆囊炎150例。每天进行一次常规针刺和留针,每次30分钟。结果:治愈142例,无效8例。《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第9期报道:采用羊陵泉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常规手术每15天进行一次。好转22例,无效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5.7%。治愈6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

胆绞痛:针灸杂志,1990年第4期:针刺阳陵泉治疗胆绞痛11例。

深刺2.5寸,快速扭转,留针30分钟。结果:显效7例,有效4例。《中国针灸》1990年第4期报道用阳陵泉穴位注射治疗胆绞痛157例,每个穴位注射维生素K3 4mg。结果:显效126例,有效31例。《针灸学报》,1991甘俞、丹俞斜刺棘突2寸,扭转泻法使电击波及侧腹,每日1次;耳穴取神门、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用药丸按压,每日5次,每次50次。第3天贴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吃药。

结果:完全出院21例,部分出院4例,病情好转,无效14例,有效率82.3%。1996年第9期《临床针灸杂志》报道电针阳陵泉穴治疗胆绞痛55例。用3寸毫针刺入双侧阳陵泉2寸,强烈刺激使针感向上释放,然后用电针治疗仪刺激20分钟,每天1次,5次,2000年第一期《针灸研究》报道,针刺阳陵泉穴治疗胆绞痛79例。阳陵泉朝窝方向扎人1.5寸,上火后进行捻转泻法,持针30分钟左右,每3分钟一次。结果:显效67例,平均有效时间5.5分钟。有效率为93.67%,平均有效时间为7.7分钟。

胆道蛔虫病:《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报道1例患者右上腹顶部疼痛,确诊为胆道蛔虫病。他立即用双侧合谷和足三里取右阳陵泉穴,使针刺感向上辐射。5分钟后疼痛缓解,然后他渐渐睡着了,恢复了。临床针灸杂志,2000静脉注射维生素C。结果:治愈11例,无效2例。《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报道,采用阳陵泉、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7例。取阳陵泉和内关同侧,混合维生素B100mg和维生素B120.5mg,两点注射,然后在穴位处按摩3分钟,每天1次。

3.神经系统疾病

头痛:《山东中医杂志》1996年第3期报道1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采用针刺阳陵泉、绿骨治疗,通过腹泻刺激感觉传递,使针刺感觉从下肢传递到头部,头痛停止,有一种凉凉的感觉。

经过6次治疗,他们康复了。

面瘫:《临床针灸杂志》2000年第0期报道:周围性面瘫106例,以针刺阳陵泉、太冲穴为主,健侧以阳陵泉、太冲穴为主;急性期在患侧加下关、感冒穴;患侧常规消毒后,如散瞳、地下仓、下关、干风,用1.5~2.5寸毫针针刺阳陵泉、太冲穴,上火后泻下,留针30分钟,每5分钟一次;急性期留针期间,用温和灸感风、下关患侧各点灸约1分钟,直至面部皮肤微红;恢复期加针刺、痰液、筒仓、下关、苦风、筒仓浅刺等,缓解腹泻;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97例,显效7例,好转2例,有效痿证均为: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痿证40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1个疗程治愈15例,2个疗程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

中风偏瘫:《临床针灸杂志》1999年第3期报道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急性中风经络患者145例。结果:全部有效,基本治愈7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第1期报道针刺阳陵泉等穴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102例。

针刺患侧阳陵泉、风龙穴后,每日一次电针刺激30分钟,25次为一个疗程。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治愈44例,好转4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2%

下肢痉挛性瘫痪: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第3期报道:以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痉挛性瘫痪30例。要点为阳陵泉、阴虚阳亢加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太溪穴、太冲穴、三阴交穴。风痰阻络加风池、脾俞、风龙、Inter row、公孙、阴陵泉;气血不足加气海、脾俞、血海、三阴交;气虚血瘀加气海、百会、脾俞、血海、三阴交;气滞血瘀者加舒歌、合谷、雪海、太冲。要点用30 # 10c毫针快速插入,深刺6cm,快速小捻1分钟,留针30分钟,退针前反复操作,早晚各1针,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7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1例。

脑瘫患儿: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10期报道: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35例,以针刺阳陵泉为主。以阳陵泉为主,配穴为昆仑、界西、台中、成山、太西、三阴交、徐秋、雪海。针刺主穴后,采用烧山火法,反复操作后保留30个穴位。其余各穴均按常规操作,根据体症虚实运用补泻法。结果:治愈15例,好转20例,均有效。

坐骨神经痛:1960年第三期《哈尔滨中医》报道:针刺阳陵泉、跳来跳去治疗坐骨神经痛284例。采用常规针刺和强刺激,持针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2例,显效89例,好转140例,无效3例,有效率98.9%

针刺阳陵泉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87例。以阳陵泉为主要点,选择大长舒、关元舒、环条、卫中、成山、昆仑为匹配点。针刺入穴取气后,针撤至0.5寸,以左转为主,即拇指向前扭9次。然后右转,也就是拇指向后拧6下;然后,刺穿1英寸和1.5英寸,并重复上述技术各一次。

针刺的强度要让患者耐受,针刺感向石丰穴或昆仑穴的传递最好,留针30分钟;大长舒、关元舒、环条、卫中、成山、昆仑均用平补谢平治疗,每日1针,每次30分钟,每周5针,10针为1个疗程。另设50个对照组,与龙虎战组相同,但只用平步谢平。结果:龙虎战组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47例,有效30例。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有效率8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杭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采用针刺阳陵泉配合大椎穿刺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8例。穴位常规消毒,阳陵泉常规针刺,三棱针大椎穿刺出血,加拔罐5~10分钟使出血1~5ml,设对照组24例。疱疹周围常规环刺,循经加太冲、曲池,每10分钟扭转一次。9例有效率为58.3%,5例好转,10例无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4.其他疾病

上睑下垂:2001年第11期《河北中医杂志》报道,针刺阳陵泉主要用于治疗获得性肌源性上睑下垂34例。取穴: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配合局部穴位:柏杨穿鱼腰,蹴鞠穿丝竹空。主要穴位直刺1-2寸,手按在进针点下,使经络气向上传导。局部穴位常规针刺40~5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愈32例,好转2例,均有效。最短治疗时间15天,最长治疗时间35天。四川中医1989年第二期报道,针刺或按压阳陵泉治疗臀部肌肉注射后局部肿胀疼痛,大多能在3~5秒内缓解疼痛,1~2分钟内疼痛完全消失。对于有肿块或肿痛的人,停留半小时左右也是有效的。

睾丸活检后剧烈疼痛:临床针灸杂志1999年第7期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睾丸活检后剧烈疼痛20例。针刺后,对病变部位对应侧的阳陵泉穴采用提插扭转泻法进行治疗,每3分钟注射一次针。结果:13例在15分钟内完全缓解,7例在10~20分钟内完全缓解,均有效。24小时内没有观察到疼痛。

5.副作用:上海中医,1958年第9期,报道一女子经期针刺阳陵泉,导致当天阴道出血。

1.在消化系统方面,针刺阳陵泉可增强胆囊运动和排出空,促进和加强胆囊收缩,胆总管的规则收缩,将胆管造影剂排入十二指肠,促进胆汁分泌,对Oddi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和良好的镇痛作用。这种效果在出现针感后开始,在拔针后10分钟更明显。因此,它对胆囊炎和结节有效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报道了电针阳陵泉穴对32只家兔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引起的胆囊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下丘脑室旁核注射CCK-8可显著降低胆囊压。对照组电针不影响N注射CCK8诱发的胆囊降压效应,提示电针阳陵泉穴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胆囊运动功能。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报道,为探讨针刺阳陵泉对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选取20 ~ 22岁健康男大学生30名,针刺前后使用美国Acuson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10MHz。检测胆囊大小和胆总管直径的变化。结果:针刺阳陵泉后,胆囊大小和胆总管直径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阳陵泉和胆俞能明显增强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有利于胆囊炎的恢复。针刺阳陵泉穴对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和胆总管直径无明显影响。

《中国针灸》,2003年第1期:在b超下观察针刺对左阳陵泉、右阳陵泉和双侧阳陵泉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均有明显效果,但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左阳岭泉和右阳岭泉对胆道系统的作用相同,不宜只取右穴,而忽略左穴,不需要同时取左右两穴。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报道了针刺阳陵泉对胆囊容积和胆总管直径的影响。采用美国Acuson Sequoia51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0MHz,测量针刺阳陵泉前后胆囊容积和胆总管直径的变化。观察结果:健康人针刺阳陵泉后,胆囊容积和胆总管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12期报道:电针实验动物阳陵泉穴可显著增加胃窦、Oddi括约肌组织和血浆中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的含量。

2.针刺阳陵泉对神经系统的脑血流量有一定的影响。一些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研究,针刺右阳陵泉和曲池可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针刺后脑血管阻力下降不明显,但对正常猫脑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电针阳陵泉、足三里穴可抑制下丘脑乳头上区、乳头和前乳头区对臀神经电刺激和自然痛觉刺激的兴奋反应。

1997年第10期《辽宁中医杂志》报道:实验性脾虚大鼠针刺阳陵泉、脾俞穴有增加终板电位、小终板电位、乙酰胆碱电位幅度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当同时针刺两个穴位时,诱发电位、MEPP电位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振幅显著增加。与单针灸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针刺阳陵泉和脾俞对诱发电位、MEPP频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时间进程无明显影响。说明针刺阳陵泉、脾俞可改善脾虚时神经-肌肉关节的传递。《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第2期报道,单灸阳陵泉或脾俞可增加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MEPP振幅,但可增加乙酰胆碱酯酶和AchP振幅;同时,两穴灸可增加MPP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振幅,降低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滴度,而足三里灸则无此作用,提示阳陵泉和脾俞穴灸可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中国针灸》1998年第9期报道了针刺阳陵泉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脊液中γ-氨基丁酸的影响。针刺阳陵泉为观察组,足三里为对照组。结果:针刺阳陵泉在控制临床惊厥方面优于足三里,但总有效率无差异。阳陵泉组治疗前后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高于治疗前,而足三里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阳陵泉可解除痉挛,增加脑脊液γ-氨基丁酸浓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隔姜灸的功效和作用 膈俞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下一篇:下巨虚 下巨虚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