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 > 养生资讯 > 正文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导语:玉屏风散一、古代方剂介绍“医方凑”。防风9g,黄芪9g,白术9g。益气固表。肺气虚证。汗出阴风,面色苍白,易受风邪,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二、临床新用途医学疾病1.咳嗽和哮喘63岁的无名氏是一名教师。患有哮喘多年,通常反复咳嗽,声音微弱,气短,喉咙有痰,行动时气喘,自汗畏风,胸闷,感冒时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晚上躺不下。舌红,脉细。证

玉屏风散

一、古代方剂介绍

“医方凑”。

防风9g,黄芪9g,白术9g。

益气固表。

肺气虚证。汗出阴风,面色苍白,易受风邪,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二、临床新用途

医学疾病

1.咳嗽和哮喘

63岁的无名氏是一名教师。患有哮喘多年,通常反复咳嗽,声音微弱,气短,喉咙有痰,行动时气喘,自汗畏风,胸闷,感冒时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晚上躺不下。舌红,脉细。证型为慢性咳嗽,肺损伤,肺气虚弱。治疗宜补肺益气,平喘。处方:炙黄芪30克,炙防风、白术、人参、炙麦冬、炙紫菀、炙款冬花、炙苏子各10克,五味子5克,北沙参15克,服用7剂。

二诊:服药前症状全部治愈,但服药活动后哮喘明显。奉命按原处方服用20剂,再服用玉屏风散,以固化疗效。

肺是气的主导因素,肺虚是气的主导因素,所以出现气短气短、语言无力、咳嗽声低等症状。可见虚证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补肺益气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酌情配以化痰降气之品。按照“哮喘一定要医学生读”,“治虚喘不一定有效,但一定要长期成功”,所以这个病例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有效。

2.冠心病

男,53岁,工程师。患者有心悸、心悸、左胸闷、微汗、乏力、头晕、睡眠不佳、四肢不时颤抖,感冒时症状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缓结。血压正常,心电图提示是隐性冠心病。证为气血不足,心失养,心失阳气,气血失调。治疗应益心气,激活心阳,理气活血。处方:生黄芪各5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麦冬10克,瓜蒌皮10克,丹参20克,酸枣仁20克,人参5克,桂枝5克,檀香5克,共7剂。

二诊断:服药后身体恢复,症状反复不稳定,夜间睡眠不好。原配方中添加远志、薤白各10g。服用15剂后,自感症状消失。我被指示每月定期服用10剂,并注意休息。

《辨证论治·补养·惊悸》说,“一个人在哪里生活,他的心脏就是健康的,他的心脏支撑的就是血液。”患者通常担心过多,失去努力,血虚。钟芳玉屏风散,人参益气养心,健脾固表;配檀香、丹参、桂枝、薤白等。,它能活血化瘀,从而达到补气生血的目的。

3.胃粘膜脱垂

一个男人,44岁。由于上腹部疼痛在某医院确诊为“慢性胃炎”,服用碱性药物后疼痛并未缓解,故转院治疗。诊断:胃脘痛、进食剧烈疼痛、右侧位剧烈疼痛、左侧位疼痛减轻、吐血、嗳气、腹胀、气短懒言、乏力、面色苍白。舌质轻,脉细。胃肠道x线钡剂检查:幽门管增宽,可见脱垂的黏膜皱襞,球部呈“棕褐色”变形,球底呈不完全阴影,胃蠕动增强。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证为中气下陷,治法为益气升沉止血。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大黄粉4g。

二诊:3剂吐血停止,胃痛好转。原处方是给大黄粉,然后一个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复查:球底部不完全阴影消除,幽门管恢复正常。因此,他出院休养。随访1年未见复发。

这种情况下中焦之气下陷,气虚导致吸收无力,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异常,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根据“虚则补”、“异病同治”、“抑郁使人举”的原则,选择玉屏风散进行治疗。处方中黄芪、白术配伍,重在益气治本,正气会促进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畅通气机,改善或恢复气机郁证。防风以其镇痛作用为标准。根据并发症状,增加黄出血,药证同步,才能消除症状。

4.慢性结肠炎

男,33岁,已婚,干部。主诉:腹泻频繁,有粘液、脓、血便,伴有急性腹泻、剧烈腹痛,持续1个多月。1个月前,患者出差,饮食不洁,回家路上腹痛腹泻,土霉素自我给药无效,回单位后腹泻过度,粘液和脓血,腹痛,剧烈疼痛。他在医院住院,疑似痢疾和结肠炎。他用各种抗生素和中药白头翁汤治疗,但疗效不好。诊断:患者肥胖,面色苍白,无寒热,食欲适中,不口渴,腹痛,特别是右下腹,大便稀薄,有粘液,有少量脓血,每日8次,量少,双手散在红印和瘙痒,双肺可听到干罗音。舌红细嫩,苔黄厚腻润,脉弦缓。常规大便:红细胞、白细胞、粘液。培养大便3次,无菌生长。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正常,心肺透视正常。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显示慢性结肠炎。病理活检报告:结肠粘膜显示慢性炎症改变。中医诊断腹泻。意在益气健脾,行气利湿。玉屏风散和魏萍散的处方是黄芪和白术30克,白术20克,防风和木香10克,茯苓25克,三剂。停止使用西药。

二诊:服药后大便减少至一天4次,体重减轻,腹痛减轻,粘液少,脓血。加入藿香10克、车前子15克、白芍115克、陈皮6克。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每天大便一次。结肠镜检查后前后对比三次,明显好转出院。

患者脾肺两虚,饮食不洁,脾胃损伤严重,运化异常,导致气清阴浊,湿郁气滞。所以腹泻频繁,伴有严重的腹泻和腹痛,伴有粘液和脓血。舌苔虽黄,其实是燕茶的苔;舌淡苔厚腻是脾虚湿重的症状。前医生认为是湿热,所以广泛使用白头翁汤,无效。所以玉屏风散用于补脾肺之气,健脾护体,以恢复脾肺升降功能。苍术祛湿运脾,茯苓健脾渗湿,木香祛湿止痛。诸药合用,扶正祛邪,脾健健,清则升,浊则降,泻则止。

5.便秘

无名氏,40岁,已婚,工人。病人总是痰多,有时咳嗽、咳痰、四肢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半年来排便极其困难,几天一次或10天以上。先硬后痰,长时间出来,或者有时候用手指抠出来,然后满身大汗,气短头晕。舌淡,齿痕,苔白微腻,脉弱。证候为脾肺气虚,传导失职,脏腑气机受阻。治疗宜益肺健脾,行气通便。玉屏风散作为一种风味。处方为:黄芪、白术各30克,柴胡、防风、杏仁、炙甘草各10克,枳壳15克,4剂。

二诊:服药后大便变清,上述症状全部好转。但是停药后大便不通畅,指示每周服用2~3剂,连续3个月。

男,47岁,干部。便秘10年,3~4天排便一次,先硬后湿,缓解疲劳,强行排便,引起肛裂出血,乏力,气短,心悸,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润缓。证候是脾肺气虚,卫运失职。益气壮阳,健脾胃。处方:黄芪12克,炒白术、防风、白芍、鸡内金各10克,升麻、柴胡各5克,当归、肉苁蓉各12克,大黄6克,3剂,水煎。另外用紫花地丁10 g、白茅根10g外洗。

圣诞节第二次就诊:服6剂药,每天排便一次,不再硬,出血停止,四肢仍无力。首伤汤加炙黄芪15克,桂枝5克,党参10克,鸡血藤12克,继之以6剂,再以安坤赞郁丸恢复。

这种情况下的便秘是由于肺脾气虚,升降失调,清阳浊阴不清,疏于传导造成的。肺和大肠由表及里,肺气虚不可减。“然后大肠体液不散,然后大肠无法推动,渣滓长时间停止肠道,导致便秘。所以玉屏风散加柴胡益气升气,以复脾气,升位;又兼齐杏,益气降气,以复肺气,控衰;山药、鸡内金、胃、脾;肉苁蓉、当归、芍药有通便作用。所有的药一起用,正好适合生病的机器。提拉正常,内脏通气,可以消除便秘。

6.水肿

无名氏,47岁。面部浮肿持续一年多,反复未愈。平日阴风盗汗,少喘懒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每次感冒肿了,面色苍白,浮肿,要指出来。舌淡,苔薄白,脉缓。证为脾肺气虚,风吹屋。治疗以补脾肺、祛风解表为主。处方:黄芪15克,炒白术、炒杏仁、紫苏叶、桔梗、焦三仙各10克,防风、陈皮各9克,防己20克,桂枝5克,姜枣水煎。服用3剂后水肿已消失,服用3剂后即可痊愈。

此案属“肺气肿”,其中齐威不固,恶客傅玄,肺失宣而降,清阳不升。选用玉屏风散风邪,加紫苏叶、桂枝温化痰,陈皮醒脾升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康,表里兼治,恢复正气,解表邪,消除水肿。

7.关节痛综合症

无名氏,42岁,1997年3月22日看了医生。患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数年,在医院查过抗-"0" > 500 U,血沉50mm/ h,类风湿因子。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消炎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及祛风湿、散寒止痛中药治疗,但疗效不巩固。刻:关节痛挺厉害的,有一种彻骨的冷风感。容易出汗,出汗后疼痛加重。面色白净,舌质淡紫色,有裂纹,体胖脉涩。这是由于齐威不足,不能支持邪恶出去,风湿挥之不去的邪恶,经络阻塞。玉屏风散的处方是:生黄芪20g、生白术15g、防风12g、寻骨风、鸡血藤各10g,每日1剂,水煎2次。服用20天,患者出汗,无冷风,关节痛逐渐缓解。复查,除血沉20mm/ h外,其余患者均正常,前方加熟地黄10g、乌梢蛇6g,服用52剂后疼痛减轻。随访显示无复发。

无名氏,47岁。四肢麻木2个月,伴有气短心悸、疲倦畏风、大便不稀。舌淡,苔白,脉。证为脾肺气虚,邪在络脉。治疗方法是益气固表,养血通络。处方:黄芪20g,炒白术、防风、苏叶、荆芥各9g,山药、当归、炒酸枣仁各10g,鸡血藤、神曲5g。水煎服。三剂肢体麻醉明显缓解,前六剂后肢体麻醉完全缓解。

此证属脾肺气虚,外防不稳,风袭经络所致。这个病人总是容易出汗,出汗后疼痛剧烈,有一种冷风刺骨的感觉。如果他只用祛风药,他的防御气会更弱。因此,治疗时,应给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保护表里,防止风邪入侵。二诊时,卫表里已治,故温经加桂枝,熟地养肾精,乌梢蛇搜风祛邪。标本兼治,最终会导致慢性病的痊愈。正如《金匮要略》所言:“夫主风者,不为之所驱,不为之所患,不为之所患,不惧风,畏风而归...无知者不知托利修表之法,试风药驱之。逝者去,来者来,恶者留,无解。”

外科疾病

1.表面慢性荨麻疹

无名氏,28岁,已婚,农民。患者从小经常出疹子,反复治不好。每年冬天,刮风下雨的时候,它们经常发作,引起瘙痒和疼痛。诊断:身体胖,脸白,风疹和大小不一的抓痕,痒,怕风,腹部隐痛,大便稀,旧日两次,一般。舌淡,苔白,脉细。证为脾肺气虚,外防不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风寒之邪,营与健不协调,原因不合理,气血不畅,导致皮疹瘙痒。治疗方法是益气固表,祛风散寒,调理营康,温清身体。药方是玉屏风散和桂枝汤。处方为黄芪30克,白术、桂枝、白芍各15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

第二次诊断:服用了4剂药,但效果惊人。为了防止复发,我被指示每周服用3剂,调整数月后没有复发。

荨麻疹是一种具有多种过敏原的过敏性疾病。此案由正气不足,外健不固,风邪入侵,营健不和,不清不楚所致。方用玉屏风散脾肺之气,护面,以防风护风;归、少舒筋,调营养生;桂,,能清热、祛风、止痒。各种药合用,补散并举,营防并举,正气存,表里固密,邪可安犯。

2.皮肤瘙痒

男,45岁,2001年3月首次确诊。最近一月全身皮肤瘙痒难以忍受,尤其是晚上,严重影响睡眠。腰、腹、四肢瘙痒明显。我用过西咪替丁、噻庚林等西药治疗,但没有好转。诊断:全身皮肤无异常,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微恶风寒,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稀,舌质淡而肥,苔薄而腻,脉弱。这是由于肺脾气虚,外防不稳,受邪风侵袭所致。治疗宜益气固表,养血祛风。选择玉屏风粉增味。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党参,50】。

这种情况下,皮肤瘙痒,是肺脾气虚,卫气不足,导致卫表不稳,风邪乘虚而入,导致全身皮肤瘙痒。所以治疗上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辅以沈畅、山药增强补气功能,使肺脾得以滋养,表里得以强化;以白芍、当归、蝉蜕、蒺藜、扁豆、薏苡仁,养血祛风除湿。方证合拍,药切病机,以祛邪止痒自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地米菜 荠菜图片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薏米粉的功效与作用 薏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