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饮食养生>正文

止血药 止血药

导语:1、止血药物的分类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罗安血、维生素C、鲁丁;垂体后叶素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止血作用,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感性可用于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3.大量出血患者是凝血机制紊乱所

1、止血药物的分类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罗安血、维生素C、鲁丁;垂体后叶素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止血作用,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感性可用于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

3.大量出血患者是凝血机制紊乱所致。维生素K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因子ⅶ、ⅸ、ⅹ,有助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停止;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止血酸是抗纤溶药物,可防止形成的血凝块溶解破坏,防止纤溶增强引起的出血,对于肝素或肝素样抗凝剂引起的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但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难以治疗,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此外,一些中草药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白茅根等。

4.外用止血药物包括明胶海绵和止血棉,对伤口出血和牙龈、鼻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药一般分为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各种热毒上亢、阴虚火旺、血络炽盛、迫血妄行等引起的出血证。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吐血、鼻出血、咯血、咯血、便血、血尿等。祛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阻络而不循经溢出的各种出血证。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各种因久病阳气虚弱,不能取血而引起的出血证。

2、止血应用注意事项

◎应用止血药物的注意事项◎

1.止血药根据药性不同,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分。临床应用应使用适合其药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2.止血药是姑息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温经药、活血药、补药等,标本兼治。

3.凉血止血药一般不用于虚寒,温经止血药不用于实热。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长时间出血而无邪瘀之证,以避免血瘀邪之弊。

四、大出血每次出现气随血脱落,阳死阴亡的病症,首先要考虑补气,急救回阳,恢复气阳,以免延误发病。

5.止血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是不同的。需要炒炭的,不需要炒的,主要用于煎药的,直接磨成粉吞服的,需要量大的,要根据药性使用。

3.如何选择常用的止血药物

它们介绍如下:

1)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包括:

①安络血,又名安曲多辛,旨在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牵拉破裂的毛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来止血。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络血常与维生素C结合,产生协同止血作用。成人口服安络血2.5 ~ 5 mg,每日3次,儿童减半服用。肌肉注射罗安血每次10毫克,每天2 ~ 3次,小儿减半。

②垂体后叶素。本品含有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由于肺小动脉收缩,可以降低肺血流量和肺静脉压力,有利于肺血管破裂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目的。本品也可用于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每次静脉滴注10 ~ 20 mg,加生理盐水250 ~ 500 ml,缓慢滴注。

2)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有:①维生素K1,是参与肝脏凝血酶原合成所必需的。因此,本品适用于因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各种出血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及胆瘘患者术前及新生儿出血性素质。由于本品可选择性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胆道痉挛引起的痉挛和疼痛。②止血敏感性可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和粘附,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凝块收缩,增强毛细血管阻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因此,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出血、紫癜以及脑、肺、肝、消化道、泌尿道、眼底、牙龈等的出血。

3)抗纤溶药物包括:①6-氨基己酸,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使纤溶酶原不能被激活成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的目的。常用于外科出血、妇产科出血、肝硬化出血。②抗血液纤溶芳香酸止血原理与6-氨基己酸相同,但效果比6-氨基己酸强4 ~ 5倍,一般出血效果更好。

4.止血药有哪些

常用的止血药物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类。三种止血药是什么?一种是对血管的直接作用,一种是抗纤溶药物,一种是可以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的止血药物。现在我们分别介绍这三种止血药物:

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包括:

安络血,又名ANTENOXIN,旨在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回缩破裂的毛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来止血。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本品含有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本品也可用于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每次静脉滴注10 ~ 20 mg,加生理盐水250 ~ 500 ml,缓慢滴注。

抗纤溶药物包括6-氨基己酸,可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使纤溶酶原不能被激活成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的目的。常用于外科出血、妇产科出血、肝硬化出血。抗血液纤溶芳香酸的止血原理与6-氨基己酸相同,但其效果比6-氨基己酸强4 ~ 5倍,对一般出血效果更好。

有哪些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的止血药物?首先是维生素K 1,它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其次是止血敏感,即止血定。止血敏感性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缩小血凝块,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5.止血药有止血作用。它们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止血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罗安血、维生素C、芦丁;垂体后叶素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止血作用,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感性可用于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

③大量出血患者是凝血障碍所致。维生素K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ⅶ、ⅸ、ⅹ,有助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止血酸是抗纤溶药物,可防止形成的血凝块溶解破坏,防止纤溶增强引起的出血,对于肝素或肝素样抗凝剂引起的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但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难以治疗,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此外,一些中草药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白茅根等。外用止血药物有明胶海绵、止血棉等,对伤口出血、牙龈出血等有较好的疗效。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药一般分为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各种热毒上亢、阴虚火旺、血络炽盛、迫血妄行等引起的出血证。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吐血、鼻出血、咯血、咯血、便血、血尿等。祛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阻络而不循经溢出的各种出血证。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因慢性疾病、杨琪虚弱、不能取血等引起的各种出血综合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老人性功能 老年人性功能下一篇:尿胆原1十是什么意思 尿胆原1十是什么意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