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珍养生网 > 养生常识 > 正文

丹参酮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丹参酮胶囊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导语:龚青璇、刘的《鬼遗》。丹参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可用于扁桃体炎、外耳道炎、疔疮、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对痤疮也有很好的疗效。每粒胶囊含总丹参酮150 mg,隐丹参酮19 mg。口服,每次4粒,每天3~4次,儿童减量。阴面,密封,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丹参酮的各种制剂和片剂含有不少于79毫克的总丹

龚青璇、刘的《鬼遗》。

丹参

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

可用于扁桃体炎、外耳道炎、疔疮、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对痤疮也有很好的疗效。

每粒胶囊含总丹参酮150 mg,隐丹参酮19 mg。

口服,每次4粒,每天3~4次,儿童减量。

阴面,密封,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丹参酮的各种制剂和片剂含有不少于79毫克的总丹参酮和不少于19毫克的隐丹参酮。成人每天服用12~14片,口服3~4次。孩子可以减少。软膏为外用2%粗凡士林软膏,总丹参酮含量在10%以上。在北京友谊医院等15家医院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化脓性感染,如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包括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腹膜炎、咽炎、急性淋巴结炎等近500例。一般软组织感染,包括痈、疖、蜂窝组织炎、手足感染、乳腺炎、术后感染等。;治疗外耳道炎、疔疮、中耳炎、鼻前庭炎、结膜炎、小烧伤创面感染、外伤感染等。,其中对各种化脓性感染有一定疗效。对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丹参酮治疗较为理想,总有效率90%。许多临床病例用丹参酮代替多种抗生素治愈。此外,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为100%。在某些情况下,丹参酮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有些有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中,仅少数病例服用丹参酮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最长病例服用丹参酮111天,未见明显副作用。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通经、凉血消肿、除烦清心的功效。可治疗恶性疮、疥疮、疥疮、肿胀、丹毒,并能排脓、止疼、长肌。

中国医学科学院体外抗菌实验: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进行体外筛选,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得到多项实验的证实。对溶血性链球菌、铁锈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小鼠口服或皮下注射总丹参酮时,可在组织和排泄物中检测到抗菌物质,大鼠口服时也可在尿液中检测到抗菌物质。总丹参酮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降低伤寒侧支损伤D4T冷三联疫苗兔体温,可能是解毒所致。

中国医学科学院使用的2%丹参酮淀粉混悬液实验:小鼠连续14天每日1次,每次0.5 ml,大鼠连续10天每日1次,每次2.5 ml,未见毒性反应。

有效抗菌部位为从根中提取的总丹参酮,地上部分无抗菌作用。

通过体外绵羊红细胞溶解试验,发现丹参、羚羊角和鹅喉羚羊角对该溶血模型均有解热、降温、降压和镇静作用。

丹参酮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与其防治心肌梗死的关系,IS OSC导致家兔心肌梗死,使循环中性粒细胞活化,丹参酮能明显抑制神经溶酶体酶的释放、吞噬和粘附,呈量效关系;降低血清和心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增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白细胞向缺血心肌的浸润和心肌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显著减少心肌坏死,并与Neu功能呈正相关。地塞米松也有类似的效果。结果表明,丹参酮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吞噬和粘附Neu。

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丹参脂溶性部位发现具有抗菌作用的总丹参酮。含丹参治疗肘后疮、鬼遗方9方,其中8方用醋浸泡后与猪脂共煎制成膏剂内服或外用,1方单独与猪脂共煎。这些制备方法后世很少使用,水制剂中也不能充分提出丹参对疮疡的有效成分,这可能是长期以来丹参对疮疡的疗效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的原因之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时珍养生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红枣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红枣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逍遥丸的成分 丹栀逍遥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文章评论